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11月9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发布《中国零售电商平台气候行动与环境表现(2023)》报告(下称“报告”),从企业自身运营、价值链管理以及商业生态引领三个层面,分析了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字节跳动、快手、唯品会共六家主流零售电商平台企业近三年的气候行动和环境表现。
报告显示,在上述六家企业中,阿里巴巴因发挥平台影响力,积极推动其商业生态伙伴共同减排,总分蝉联第一。相比之下,拼多多未披露任何有效环境表现或气候、环境相关的公司治理架构,排名再度垫底。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集团或子公司层面推出碳减排目标的中国电商平台数量翻了一番,这显示出加入全球气候行动逐渐成为了电商平台企业的共识。”绿色和平东亚分部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唐大旻表示,“我们会持续跟进各大电商平台的环境表现,同时也希望在各大平台的努力下,‘Sold by China’(中国销售)这一新兴标签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高性价比和环境友好的代名词。”
唯品会超京东 拼多多再垫底
报告从气候变化、化学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废弃物管理四个关键环境议题切入,收集了与企业环境表现相关的公开信息,对六家企业的综合环境表现进行了分析。维持在此前排名中的表现,阿里巴巴再次拿下环境表现排行榜首位,远超第二梯队企业。
企业排名总览
在竞争激烈的第二梯队,唯品会赶超京东,排名第二。唯品会在今年发布的ESG报告中,首次提出集团层面的碳中和目标。六家企业中,仅唯品会在数据披露和鉴证的质量上得到满分。相比而言,京东的气候行动和承诺仅局限在集团旗下的京东物流,尚未发布集团层面的气候承诺和目标。
字节跳动和快手同位列第三梯队。作为抖音电商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023年初公布了运营碳中和目标。快手承诺到2030年实现自建数据中心100%清洁能源使用,但尚未提出碳减排目标。虽然两家企业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有一定目标和行动,但在化学品、废弃物管理等议题上,都缺乏目标与行动,整体数据披露和鉴证的质量也偏低。
作为中国用户规模第二大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因未披露任何气候变化和环境相关的信息,也未做出任何实质举措,排名再度垫底,与其他五家企业差距明显。
“在公开信息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拼多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举措。我们希望拼多多担负起应有的环境责任,加入全球气候行动,并且对平台商户的环境表现行使有效的管理措施。”唐大旻建议。
减碳进程慢 对废弃物关注不足
零售电商平台的用户数量巨大,拥有引导和干预商户和消费者行为的权力。它们能否践行可持续发展,将深刻影响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但目前,主流零售电商平台的环境行动力与其影响力不符。
在责任范围方面,除阿里巴巴外,其他企业均未设立覆盖商业生态的气候和环境目标、政策和战略。阿里巴巴设立了平台生态上的减排目标和路径,提出范围3+的概念,承诺到2035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其他几家企业均未披露商业生态减排绩效。
零售电商平台面对的四大环境议题和三个影响力层级示意图
在覆盖议题方面,零售电商平台企业对废弃物、化学品等议题的关注严重不足。在包装废弃物方面,被评价的六家企业在相关政策和战略上均未设置包装减量比例目标等较难提升的关键指标,也均未设立自营商品业务包装减量目标、废弃物减量或循环经济目标。在化学品议题上,六家企业均未制定相关政策和目标。
在气候行动方面,零售电商平台企业存在减碳进程慢、碳排放量仍未达峰等情况。六家企业中,仅阿里巴巴的运营碳排放量和价值链碳强度同时下降。快手的运营碳排放量也有所下降,但无法得知其价值链碳强度是否下降。其余企业均未有公开信息显示运营碳排放量和价值链碳强度的变化。
报告建议,零售电商平台企业应尽快设立全面的环境目标,发挥平台优势,向更环境友好的运营方式积极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Shein、阿里巴巴旗下速卖通和赞达、同属PDD控股旗下的拼多多姐妹公司TEMU以及字节跳动旗下TikTok Shop等中国电商品牌积极扩大海外市场,报告也关注了电商出海的趋势。
报告指出,中国跨境电商在包装废弃物、长途运输碳排放以及低价促销引起的过度消费和资源浪费等环境问题上,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跨境电商平台越早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越能够得到国际市场和资本的认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