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24届深圳读书月|深港新人作家对谈暨作品展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3-11-07 16:33
分享到:
  11月4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政府主办、香港出版总会承办的【深港共读 同阅未来】「深港文化对谈」以促进两地年轻作家交流的【城市新视角—深港新人作家对谈暨作品展】在深圳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举行。「深港文化对谈」是第24届深圳读书月「共读双城」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香港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香港的文化定位写入规划,支持香港发展文化事业。深圳是创新创造也是崇尚阅读的城市,连续24年举办深圳读书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和香港山水相连、文脉相通,在加强全民阅读交流方面具有天然基础和优势。
  深港两地的文脉,在一代代作家笔下延续,从深港两地新锐作家扶持项目出发。通过香港的「想创你未来」与深圳的新锐作家扶持计划联动,他们将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探讨各自在写作领域的思考与收获,共同探索大湾区城市新风貌。在本次活动邀请到的讲者有「想创你未来一初创作家出版资助计划」得奖作家王俊杰、白泓、李启俊、郭达麟、蔡逸宁,2022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获奖作者王大可。首先,讲者们各自分享了自己的成长背景,走上创作之路的初衷,以及和出版图书业第一次邂逅的故事。
  随后在对谈环节,被问及作为新人以一种新的视角带着自己的新作,对于深港两地出版业的发展和两地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时,王俊杰表示,自己本身是商人,会以经济的角度来看文化。他说:「书业发展是一个起点,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珍珠译码一进入科普世界》)现在已经进入到学校、教育界,也可以变成一本参考书,给旅游业一个参考,有关香港、有关中国珍珠历史的文化,带动旅游业等等。」白泓则认为,作为一个初创作家,从自媒体作者成为传统业界作者,以前只能在网络上将科学知识传播给大众,现在其作品能进入教育界、旅游业等不同的市场,提升了影响力,「我们的书有很多关于香港的地方,文化上香港和深圳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比如附近有一些港式的食物和点心,我们的书也有讲饮茶文化。这些也能从书本上记载香港本地的文化向外推广,因为我们是初创作家,也有很多空间去讨论不同范围的事情,因为我们不是只专注一个领域,在很多领域也有讨论,能够提供更多的题材给到读者。」
  王大可谈及「深圳读书月」等一系列鼓励新晋作家的奖项与活动时表示:「我最开始在公众号上写,2017年开始写这本书的内容,当时不知道被哪里的自媒体或者一些网站转载了,我觉得原来我连自己的名字都是不被人保护的,自从出了这本书以后,和这本书相关的内容得到版权保护。我周围有非常多人一直在写作,写作是一种本能,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被看到,这样一些奖项对于新人新作者是非常好的鼓励,给他们一个被观众看到的权利。」讲者们亦对多元文化视角发表了看法。李启俊表示,「香港是移民城市,不只是有不同产业,还有不同背景和不同种族。如何保留这种文化和不同观点?可以利用文字和书本的方式保留,让其他人去学习。」
  深港双城共读系列活动已经进行到第四年,对此,李启俊谈到,对中心书城内很多深圳市民席地而坐读书的场景印象深刻,「为什麽香港人不可以去学习深圳这样的文化,真的坐下来阅读?我希望双城共读的计划,不只是简单的让书从深圳到香港,或者让书从香港到深圳,而是希望把这个文化带到香港,让香港人重新学习。」
  蔡逸寜则表示对这个系列活动十分期待,她说:「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香港有些学校会有7天阅读周,但是深圳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月给我启发,因为建立一个习惯起码要20多天,而且香港学生有些是为了做阅读报告才去读书。如果邀请一些作者分享,有一些手作的部分,他们就会深入体验这本书背后的理念。」
  「想创你未来-初创作家出版资助计划」由香港出版总会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赞助。此资助计划希望培育初创作家,鼓励出版社出版具创意、优秀、具潜力的书籍,以补足本港出版缺门及增强出版创意优势,并协助出版业界开拓本地及其他地区的市场,巩固香港作为创意之都的地位。与此同时,【想创你未来-初创作家出版资助计划】作品展也将于第24届深圳读书月期间在深圳书城和联合书店·本来艺文馆展出。(深圳出版集团)
 
编辑:汪黄任
责编:李芊诺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