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六届进博会)在上海开幕。会上,西门子能源首次在中国展出SGT5-9000HL燃气轮机、西门子歌美飒14兆瓦直驱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GV160-7整体齿轮式压缩机、NG14000XL新型海上风电安装船、Silyzer300电解水制氢装置、未来能源系统全景式互动应用等产品。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西门子能源搭建了更大规模的展台,集中展示创新的低碳产品和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西门子能源拥有超过两万项专利,业务覆盖整个能源价值链。我们希望为中国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出更多的贡献。”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安妮珞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展示产品覆盖低碳工业
以“携手前行,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在第六届进博会上,西门子能源全面展示了在可持续能源领域领先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成功实践,涵盖低碳或零碳排放发电、能源传输与存储、低碳工业等领域,不少展品在中国首次亮相。
其中,基于西门子H级燃气轮机技术开发的最新一代先进风冷燃气轮机——SGT5-9000HL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效率超过64%,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低碳发电解决方案。
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展出的西门子能源Silyzer 300电解水制氢装置,是目前西门子能源单体产氢量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设备。通过高度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快速扩展至“百兆瓦”级的系统组合。
在低碳工业应用领域,参展的GV160-7整体齿轮式压缩机通过紧凑设计节省空间,有助于降低用户的投资成本。NG14000XL是中国船厂建造的首个搭载西门子能源BlueDrive PlusC直流电力推进系统和BlueVault™电池储能解决方案的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西门子歌美飒14兆瓦直驱型海上风机也在本次进博会亮相。
西门子能源还首次在中国展出了能源系统全景互动应用。“西门子能源在现场展示的未来能源系统全景式互动应用,可为观众直观展示和阐述如何通过采用多种技术和解决方案构建符合未来需求的新型能源系统,从而实现能源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平衡。这一互动应用将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能源转型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安妮珞介绍。
历届进博会成果持续转化
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西门子能源在进博会期间签订的众多协议陆续落地,成果持续转化。
“我们与中国合作伙伴在前次进博会上达成的众多合作都已经陆续实现落地,并产生了积极的商业应用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进博会已经成为西门子能源展示全球先进的能源技术以及与中国合作伙伴增进交流互信的重要平台。”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姚振国表示。
记者获悉,在2021年进博会上,西门子能源与合作伙伴探讨了如何通过合作创新助力浦东高质量发展并引领长三角能源转型。此后,该公司与申能集团、北京重燃及上海交通大学持续推进这一构想,并于今年10月刚刚在西门子能源大中华区总部新办公中心共同创立了“中德低碳能源研究中心”。
同样在两年前的进博会,西门子能源首次展示了零碳无氟环保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Blue GIS™。据悉,这款设备已于去年在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负责建设的中国首座110千伏零碳变电站(“清舒站”)成功投入使用。预计清舒站从建设、投运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内将减少碳排放1.8万吨。
另一项在进博会上达成合作并成功实施的项目是西门子能源与松赞集团联合打造的松赞第一家低碳绿色酒店——巴松措林卡。该酒店于今年9月正式开业。这也是首次在中国应用西门子能源Omnivise T3000微网控制系统的项目。
“依托西门子能源深圳创新中心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实力,我们为松赞巴松措林卡设计并实施了一体化的低碳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涵盖绿色电力、绿色供氧、清洁供热、长时储能等多种综合性技术特点。这一方案旨在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当地太阳能,确保酒店能源使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友好性。”安妮珞表示。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西门子能源签署协议,将在高效天然气与燃氢燃机、分布式能源、绿色氢能、大规模海上风电及低碳技术领域建立战略合作。2023年5月,国家能源集团与西门子能源在山西右玉合作共建公益林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