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整个制造业都在经历颠覆性的变化,有专家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一定成功,但不进行数字化转型未来注定失败,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相匹配的重塑型战略,为稳定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制造业企业进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日前,在美的集团的指导下,美云智数进一步整合美的To B业务能力,发布了美擎五大场景解决方案。其中引发了广泛关注。T+3智慧供应链有哪些优势?T+3智慧供应链在市场应用的目标成效如何?如何更好的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全面提速
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部分,供应链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日趋复杂的产业经济形势下,如何构建敏捷、精益、韧性、绿色的供应链体系,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重构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2)》提出,加快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是推动供应链高效协同的发力点。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全面提速。2022年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8000万台(套),工业App数量近30万个,制造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7.2%,这些日益形成的新优势将进一步助力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据了解,产业级互联网平台也逐渐从概念走向落地,平台体系持续壮大。工信部数据显示,通过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我国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48家,”5G+工业互联网”全国在建项目超过4000个,5G由生产外围向核心控制环节延伸。
报告指出,为更好地打通大中小企业的数据链,仍需不断发挥产业链上头部企业数字化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也提出,遵循“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思路,大型企业打造面向中小企业需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输出成熟行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的“链式”转型,是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也成为政策着力方向之一。
作为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代表,美的工业互联网对外输出服务的载体——美云智数是方案领先的工业软件企业,也是美的经验对外输出的载体,基于先进企业的业务实践,将管理实践软件产品化,随着美擎不断进化发展,平台、咨询、硬件、生态融合能力全面升级,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从企业实际应用场景出发,美云智数将美擎的底层逻辑和技术架构进行了全面升级,具有‘制造业知识+全面自研工业软件+自主硬件’的独特优势”美的集团美云智数总裁金江表示。
T+3智慧供应链革新为企业注入新动力
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有相关数据统计,企业采购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80%,生产的20%~25%不合格产品原因来自于供应链原材料的不合格。在逆全球化、供应链安全、ESG、双碳目标等交织的背景下,挖掘数据价值,关注产业链协同、全链效率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金江认为,数字化时代,传统企业朝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于工业制造而言,转型需要兼顾软硬件能力,从实际场景出发,选择具有最佳实践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数字化生态,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面对困境,破解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难题,寻求改变迫在眉睫,使数字化助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首要的一步,就在于实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然而当前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却面临着六大挑战:一是建设短期和长期目标不清晰;二是缺乏方法论;三是订单交付、库存周转、运营效率改善不明显;四是即便工具齐备、数据都有,但流程不通,数据不可视;五是供应链涉及范围广,推进实施挑战大;六是供应链数字化显性价值难以凸显,投资回报受挫。
针对以上难点和痛点,美的智慧供应链如何应对?美云智数数字供应链总经理蒲德均表示,供应链是一个“链”,追求的就是极致效率;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快不起来。订单交付不了、库存高企是某个部门的责任,还是协同出现了问题,我们往往难以衡量。供应链上的库存通常就是“救命的良药”,缓解了上下游的不协同;也是企业增收不增利的“毒药”,掩盖了供应链上的诸多问题。
“源于美的多年来的业务变革实践,美云智数T+3智慧供应链方案链构筑订单交付/库存周转/成本优化/高效协同等经营效益显著改善的数字化‘硬平台’,强化精益、敏捷供应链运营的‘软实力’,实现一体化卓越运营。”蒲德均表示。
蒲德均介绍,美云T+3智慧供应链,将从接单到订单交付划分为4个周期,清晰定义了各个周期的主责部门,以订单交付为核心,以“拉式”计划为龙头,在满足订单交付的基础上,追求各个环节运行效率的不断改善。主动降低库存,暴露上下游协同的问题,针对痛点通过业务变革、数字化工具赋能,供应链就变成了大的“一条流”,顺畅、平稳、均衡。
蒲德均介绍,T+3是一套通过分段、分类和场景化的手段解决企业运营效率问题的方法,从公司顶层来看,T+3打破了部门间的利益隔阂;从经营个体角度看,它将整个OTD过程划分为无数个小的经营单元,并赋予每个小单元相应的KPI指标驱动。
在生产策略上,T+3智慧供应链采用了“推式”和“拉式”两种策略,推式以生产为中心,拉式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推拉式”组合满足不同制造需求,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在成本控制上,T+3智慧供应链从采购成本、供方关系、仓网规划等过程切入,实现效率和成本的最优化,还能基于客户需求分布,优化仓网布局、运输线路,降低综合成本。在计划排程上,基于人、机、料、法、环的TOC约束理论,T+3智慧供应链结合资源能力和智能算法,排产择优执行,提升订单准时交付率和产能利用率,同时,提升物料供应保障能力。
美云智数实践赋能制造业
“供应链未来趋势是敏捷、精益、韧性、绿色,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或强化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平台、技术、数据)和业务创新,建立竞争优势,‘打造智慧供应链’则是路径,按‘供应链协作结构+数字化工具应用+业务运作水平+环境应对与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改善迭代业务能力和数字化能力。”金江表示。
蒲德均表示:“我们提供‘咨询+落地’两重服务,咨询通过诊断、规划、运营和持续改善,赋能供应链流程拉通、业务变革、数据改善等。首先解决业务上的问题。落地则提供APS\SRM\WMS、物流自动化ACP等工具软件工具,这些工具基于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能覆盖企业供应链业务主干流程、多模式、多场景。”结构设计上,以SCOR模型为基础,同时结合“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标准,搭建了面向L4级的软件与功能;再者美云智数也服务了诸如汽车汽配、光伏新能、高端装备、电子、农牧日化等行业头部客户,在这些行业中具有较为广泛的普适性。
蒲德均表示,立足供应链管理领先实践和成熟落地的数字化工具,T+3智慧供应链聚焦服务工业|制造业,提升快速响应能力,保障业务连续性、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互通和共享,实现透明高效协作,赋能决策优化与智慧运营控制,助力企业实现供应链综合绩效最优。
“T+3智慧供应链沉淀了大量的供应链运营模型,通过实践持续演化,并沉淀出适配更多行业的能力模型,对更多行业形成了有效支撑。”蒲德均说。
蒲德均表示,以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为例,携手美云智数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通过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达到了生产段落自动化、数字化透明,实现了大供应链段落“销-产-供-服”与供应商企业的拉通,数字供应链提效显著:人均制造效率提升超过10%、物料交付周期提升68%、物料库存呆滞减少57%、生产管理效率提升超过50%、WIP(在制品)周转时间缩短57%、全品类全流程供应链实时联动在线,拉动9000多家供应商……通过了工信部绿色制造体系认定获评“绿色工厂”。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是近些年来车市的最大亮点之一。新能源某领先企业在强化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快新车型开发进度,高效的研发协同和成本管理的战略转型,也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美云智数为其打造了全面全周期的成本管理策略,从整车BOM视角出发,构建完整的成本要素模型,高效跟踪成本变化原因,实现精细化、透明化、智能化管理,已经实现10多种大宗原材料行情成本“预算”到“实绩”的闭环管理,整体提效50%以上。
此外,作为建筑建材领域创新践行者,东方雨虹走在行业发展前沿,从顶层布局数字化,重构破局提升经营质量,携手美云智数启动“建材行业数字柔性供应链变革项目”,从产销规划、订单协同、库存优化、生产排程等维度入手,开创性地建设了智能分单平台,并围绕订单交付过程,端到端拉通业务断点,形成数据闭环管控,采用系统分单,将每一单的效率提升至平均5秒之内,排产交期回复耗时减少75%,无需线下收集多系统数据计算缺口,系统自动完成,每天排产用时减少37.5%……获评IDC“中国未来数字工业领航者”。
可以预见的是,美的集团正在通过数智平台和科技创新研发出先进产品和技术,对美的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优势与价值展开战略思考与布局。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迈向未来的重要战略。制造业企业应当重视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在技术上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管理上逐步向供应链数字化管理转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