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采购领域首个商品条码应用标准正式发布

发表时间:2023-10-27 15:47
分享到:

  1026日,GS1数字化公共/政府采购座谈会暨公共采购商品条码应用标准发布会在京召开。《公共采购商品条码应用规范》及《商品源数据 商品属性信息规范 第3部分:公共采购类》正式发布,这是该领域首个商品条码应用标准,标志着公共采购数字化进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在致辞中指出,商品条码是公共采购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底层操作系统,为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的产品识别和产品认证带来不容忽视的价值。同时,张成海呼吁在推进公共采购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用商品条码实现公共采购平台商品身份的统一管理,以源头赋码实现商品条码在公共采购平台的全链路应用,将中国商品条码数据库与公共采购平台商品数据高效对接,借助商品条码相关标准实现公共采购平台科学规范管理。

  行业首个商品条码应用标准发布 公共采购发展迈入新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出口创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受限于国内条码研究与应用的滞后,我国很多产品因没有条码而无法出口,或者被外商以需要贴条码或重新包装为由,肆意压低价格。推进商品条码成为当时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急需攻克的技术壁垒。

  此次发布的两项标准填补了我国公共采购领域标准中缺少以商品条码为支撑的空白,为商品条码在公共采购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与指导,在统一大市场的环境下促进公共采购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将为我国公共采购市场数字化转型及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张成海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商品条码数据库已经与政府部门和国内主流的电商平台、社交平台进行了精准对接,为我国政府数字化监管和数字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商品条码数据库已经与上海市财政局采购平台、国能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中央、地方采购平台和央国企采购平台实现商品数据库对接,中国商品条码数据库必将加快我国提高公共采购平台标准化商品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标准化商品信息的资源共享,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和深度应用,提升公共采购商品标准化水平,助推公共采购数字化迈上更高台阶。

  商品条码的应用,在电商领域最为典型。在电商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由于商品条码使用不规范等原因,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

  国能易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刘江力处长介绍,国能易购电子超市上线于201711月,由于发展迅速,我们在商品选品,上架比价等诸多方面出现了很多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说商品信息缺乏统一的标准,很难对商品的唯一性进行识别,信息孤岛的存在导致商品数据无法共享,导致有效的商品信息缺乏有效的应用。再比如说智慧超市由于订单量大,品类多,批量小,频次高,提高了同种商品的采购成本,常常出现供应商报价异常,缺乏价格谈判的依据,产品性能缺乏明确的标准,导致验收困难等问题。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国能易购商城着力构建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智慧超市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全流程闭环处理的智慧超市风险防控机制,对商品进行统一的管控及规范。通过智慧超市的建设,对产品品类、价格、库存等实施动态管理,形成标准商品价格体系和风险监测体系。形成了多元化的价格竞争态势,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规模效应,有效降低了公司的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的效率和效能。


  商品条码融入国民经济方方面面 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全球商品流通的通用语言和基础系统,商品条码不仅是商品的“身份证”,更是流通过程中的“通行证”,它全方位满足供应链当中的各种物品身份标识和识别的需求,使全球各商业组织之间可以无障碍进行信息对接,让商品在全球快速、高效、安全地流通。

  随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并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组织,我国的物品编码技术攻关、应用推广和组织机构建设工作加速推进。商品条码在食品追溯、医疗卫生、服装、化工、建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信息查询、消费结算、电子商务、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追溯、高端装备制造、贸易全球化、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零售领域,不仅实现货品销售、库存管理的自动化管理,而且通过相应的产、供、销信息系统,可以使销售信息及时为生产厂商所掌握在物流领域,通过商品条码可以无缝对接物流信息,使供应链效率大幅提升;电子商务方面,它融合贯通了线上线下,实现产品自动识别,搭建了商品信息的桥梁在医疗卫生领域,药品器械的管理和医疗产品的跟踪也离不开商品条码;在食品安全追溯方面,商品条码可以保证生产、流通环节的信息完整性,能够及时锁定问题产品并召回,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在数据资源建设方面,我国完成了1.87亿条商品信息采集。数据资源服务获得了数据同步全球认证,实现了与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商品数据对接。这一阶段,我国在物品编码管理、数据资源建设、前沿技术研究、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实现了历史新突破,商品数据资源总量连续三年世界第一,多项新技术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张成海介绍,目前全球有250多万家企业广泛应用,我国目前积极使用商品条码的企业数量达56万家,居世界第一,有着非常扎实的应用基础,通过对公共采购平台的商品赋予全球唯一商品条码,可实现公共采购领域商品的精确管理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编码中心按照“一方采集,多方使用”的原则,打造了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商品条码数据库,注册使用商品条码的企业数量累计120多万家,商品数据量1.87亿条,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711日发布的《中国公共采购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2年我国公共采购总额达48万亿,其中政府采购规模为4.7万亿,央国企采购规模为38万亿,市场发展较快。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办公通用设备、办公用品、MRO(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等已成为主要采购品类。由此可见,在制造业大力推行使用商品条码势在必行,对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有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自1988年成立以来,通过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编码管理、应用推广,先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了出口贸易、自动结算、电商与互联网商品认证和快速上架、智慧监管等问题。建立了以商品条码为核心的物品编码体系和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为食品安全追溯、跨境贸易、快速通关、质量监管、食品安全追溯提供技术支持。截至目前,编码中心已累计向120多万家企业提供了商品条码服务。

  本次会议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办,中车智程文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中国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中心协办。河南省财政厅、832平台、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家能源集团、行业协会、集采机构、央企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乔文)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