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由国际档案理事会、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宁波市档案局和宁波市档案馆联合主办的2023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开幕式在浙江宁波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面向数字中国战略的档案数据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档案信息技术公司等单位近500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参加会议,分享档案数据治理的最新理论见解和一线实践经验,共商档案数据产教融合的路径和方法,展望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图景。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解津伟,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高庆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编辑刘祚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昕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宁波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孙立锋主持开幕式。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乔西·柯普斯(Josée Kirps)、解津伟、杜鹏、高庆丰分别致辞。
乔西·柯普斯(Josée Kirps)为此次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指出,档案领域亟需缩小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差距以应对新挑战。认为,此次大会成立的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将有助于分享知识和经验,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许多国际档案理事会成员都将从这一举措中受益。乔西·柯普斯祝愿此次会议的讨论富有成果和意义。
解津伟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新的档案记录形式和管理方式正在源源不断地被催生,档案工作正在从传统载体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如何围绕国家战略需要,构建档案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档案数据人才培养,提升档案数据产业竞争力,已然成为新的挑战。强调,要坚持战略引领,构建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高校、档案局(馆)、企业等为主体的产教融合共同体,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探索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创新发展路径,实现档案领域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价值链的有机衔接。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档案数据产教融合成果转化。聚焦数字中国战略下档案数据治理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痛点问题、现实需求,深化协同攻关,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落地,推进档案数据产教融合走深走实。要坚持平台共建,激发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发展活力。致力于档案数据人才培养、档案数据产业发展、档案事业现代化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行业企业需求侧有机连接,把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同促进档案工作政产学研用合作交流相结合,发挥档案局(馆)、高校、企业的各自优势,提高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平台对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力。
杜鹏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产教融合进入了一个深化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阶段,如何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下好档案数据产教融合这步棋,推进档案数据领域人才培养工作走向全面化、系统化、多元化,进一步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亟需回答的重要话题。强调,要面向教育强国主目标,探索档案数据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根据数据产业发展态势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档案数据创新人才培养,切实提升档案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提供档案数据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档案学学科、专业主动融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构建好“政校企”多元协同、“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推进档案数据领域教研一体、学科交叉、联合攻关、产教融合。要面向产教融合主阵地,创新档案数据赋能国家的新路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档案数据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在研究解决事关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高庆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已成为重构竞争优势、重塑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档案事业进入数据时代、智能时代、创新时代、蝶变时代,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数字时代,深化数字变革,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全面推动发展格局、发展动能、发展质量的变革重塑。强调,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有效对接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各行业智慧发展,不断塑造档案事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强档”工程,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档案人才,为档案工作现代化先行提供人才支撑。要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积极探索新时代档案产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产业布局,深化合作交流与协同创新,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助推档案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会开幕式还举行了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发展平台成立仪式。该平台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倡导成立的,旨在促进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档案数据产教融合发展。该平台的成立是高等教育机构、产业界和档案管理部门协同共推档案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目前,平台已汇聚了高校、企业和档案馆三类36家发起单位。在平台成立仪式上,解津伟、杜鹏、冯惠玲、高庆丰、刘祚臣、李昕为平台发起单位授牌。
成果发布环节,冯惠玲和刘祚臣共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卷)·档案学》揭幕并讲话。
冯惠玲表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编纂工作自2014年9月筹备至今,历经9年后出版,工作浩繁。全书以10个分支,1384个条目,近200万字,展开了一幅从公元前3000余年至今5000余年的档案文化长卷。该书展现了档案学的悠久和开阔、传承与创新,科学权威与学术前沿,具有“全面准确”的突出特征,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冯惠玲教授向为全书出版做出贡献的所有人表达了由衷的感激,并期望中国的档案学、档案事业在中国5000年文化沃土上更加根深叶茂,花繁似锦。
刘祚臣指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作为一项国家出版工程,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得到全国各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档案学的单独成卷,体现了中国档案管理事业和档案学学科的重大发展。该版全书在保留前两版精华基础上,系统梳理新时代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成就,总结档案事业管理、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档案工作应用技术等实践的新进展,是一部有中国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档案学基本工具书。
据悉,大会期间,还将举办档案数据产教融合主旨报告会、系列分论坛和档案文博数据科创展等活动,来自档案领域产学研政各界的专家和嘉宾代表将围绕档案数据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档案事业现代化和电子文件管理分享实践经验、研讨理论问题,探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档案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共谋事业发展大计,擘画未来发展新图景!(田定山)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