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高发电增益达6% 隆基绿能Hi-MO X6防积灰组件上市

发表时间:2023-10-11 12:0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升级分布式产品品牌标识之后,隆基绿能首款分布式产品于日前问世。
  10月8日晚,隆基绿能在陕西西安举办了分布式新品发布会。最高发电增益达6%的隆基绿能分布式Hi-MO X6高效防积灰光伏组件正式上市。
  “Hi-MO X6,采用了隆基绿能自研的HPBC电池技术,由上百名研发人员,解决了无数工程难题完成。相信未来5-6年,BC电池技术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发布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如是说。
  解决积灰问题 增加发电量
  相较去年11月2日发布的Hi-MO 6,此次上市的Hi-MO X6高效防积灰光伏组件,具备哪些全新特点?
  据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群副总裁蒋东宇介绍,“Hi-MO”是隆基绿能组件品牌名,代表产品族,延续隆基绿能已经建立起的产品品牌名称。英文字母“X”在数学中代表着“无限”;在商业体系中,也常常蕴含着“科技、巅峰”的意味。在这里,X代表使用HPBC电池技术路线的系列产品,这些含义与HPBC电池高科技的技术特征及优势不谋而合,也代表着隆基绿能对于分布式市场的深刻理解。从Hi-MO 6到今天的Hi-MO X6,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也不仅仅是理念的变化,更是产品本身的迭代和优化升级。
  “通过这一年的技术进步,我们实现了整体转化率和功率挡位的提升。HPBC电池最高效率由25.3%提升到25.8%,标准版探索家的效率由25%提升至25.5%,而组件最高效率也提升到了23.3%;组件主流量产功率挡位由570提升到了580W和590W(72版型)。”蒋东宇说。
发布会现场,隆基绿能展示的常规组件(左)VS防积灰组件(右)功能对比
  《2022年隆基全球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80.13%的工商业场景存在组件积灰的困扰。积灰导致组件功率大幅损失,积灰形成的泥带,90mm就能导致23.39%的功率损失。针对积灰现象,Hi-MO X6新增“防积灰设计”等系列款型,进一步满足了细分客户的产品需求,成为该产品最大亮点。
  据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群中国区总裁牛燕燕介绍,Hi-MO X6防积灰高效光伏组件通过将组件进行防积灰边框设计,并对组件结构进行一定优化升级,可有效提升组件的排水、排污能力,降低积水、积灰导致的发电损耗,实现不积灰、不积水和高增益的目的。利用雨水冲刷带走灰尘,成功解决了困扰分布式光伏市场多年的积灰现象。对比实证数据显示,具有防积灰功能的组件,平价发电增益达到2.04%,最高增益可达6%。
  以一万平米屋顶预估测算,隆基绿能Hi-MO X6防积灰组件,较其它PERC产品在25年间累计多发电300万度,如果大范围运用在工商业分布式的场景中,预计能给行业新增540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此次发布的防积灰组件,采用了短边无A面设计,原理很简单,但如何确保玻璃面和边框高度公差0.5mm之内,如何实现不溢胶、不起泡,打胶均匀,胶体不会老化脱离,如何防止渗水等问题,如何经受住常规组件一样的可靠性试验,过程中我们做了上千次实验。特别是产品投放市场之前一定要经过充分的可靠性实验试验,这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隆基绿能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总裁吕远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吕远透露,新产品上市需要经过漫长的测试验证环节,友商很难短时间模仿。
  BC是绝对主流 但技术难度大
  隆基绿能Hi-MO X6新品组件的发布,或推动BC这一光伏奢侈品进入平价时代。
  BC电池全称为背接触电池,通过将电池正面金属栅线放到背面,减少阳光遮挡,尽可能多地利用入射光,核心是引入激光开模技术来保护背面钝化层的钝化性能,减少界面处载流子复合扰动,从而达到减少光学损失、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的目的。作为平台型技术,BC还可与P型、HJT、TOPCon等技术结合形成HPBC、HBC、TBC等多种技术路线。
  在钟宝申看来,BC技术是晶硅技术“皇冠上的明珠”,未来多种技术路线都指向了BC技术。未来5~6年,BC电池技术将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
  据吕远介绍,BC电池技术之前难度很大,成本很高,所以不少厂商望而却步。但隆基绿能针对BC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从工艺、设备等方面解决了种种难题,有望推动这一行业奢侈品走向平价时代。
  HPBC电池是隆基绿能自主研发和命名的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技术的简称,是以电池正面无栅线为核心特点的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基于BC技术平台,HPBC电池结合隆基绿能创新自研的复合钝化技术,优化升级电池的光线吸收、光电转化和电流传输能力,最终大幅提升电池的转换效率。
  以HPBC技术专利为例,隆基绿能累计研发投入已超10亿元,耗时5年,申请了120多项专利,目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或交叉产权。
  “当前,不少主流厂商都在布局BC的中试线。从现在产能的预投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到2025年,BC组件的占比将从目前的1%-3%,最后过渡到10%-15%。未来2-3年,BC有望与PERC同价。”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沈文忠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预测。
  基于BC技术路线的新扩产电池项目已被提上日程。在前不久结束的隆基绿能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钟宝申透露,将推出HPBC pro版本,进一步提升性能。隆基绿能9月19日发布的最新公告也印证了这一计划。公告显示,隆基绿能拟在陕西省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2 GW单晶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额39.15亿元。该项目预计2024年11月开始逐步投产,2025年底达产,产品将采用隆基绿能自研的HPBC pro高效电池技术。
  “从投产到达到最大量产,产能爬坡本身就会有一个过程,这个时间是合理的。”吕远说。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张永杰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