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惠及全人类的伟大创举,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系统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原则、理念、目标和十年来的生动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根植历史、因应现实、展望未来,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平台。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引领构建了全球互联互通新模式、引领开辟了共同繁荣发展新道路、引领探索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新方案,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了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光明。中国将继续与所有共建国家一道,建设更加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开放包容伙伴关系、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廉洁共建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一带一路”是真正惠及各国人民的“发展带”“幸福路”
“一带一路”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倡导共商共建共享。丛亮表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朋友圈越来越大,充分证明“一带一路”不搞封闭狭隘的小圈子,超越了地缘博弈的旧思维,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范式,是真正惠及各国人民的“发展带”“幸福路”。
“硬联通”方面。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软联通”方面。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份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心联通”方面。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设立了“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打造了“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等一批“小而美”合作品牌。
贸易投资方面。与共建国家积极发展互利共赢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成功举办5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倡导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基本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李克新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过去十年来,中国同广大合作伙伴一道,搭建起了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引领、以双边、三方、多边合作机制为支撑的复合型国际合作架构,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一是高峰论坛发挥引领作用。中方于2017年、2019年成功举办两届高峰论坛,与会各方进行深入交流,就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向和重点领域等达成广泛共识。第三届高峰论坛将于本月在北京举行。
二是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巩固。“一带一路”全球伙伴关系网络逐年扩大,中国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同30多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同东盟、非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组织的发展规划协同增效。
三是各领域多边合作平台提质升级。十年来,中方与各方在能源、税收、金融、人文、绿色发展等领域搭建起20多个“一带一路”多边合作平台,同步推进政策沟通和务实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多边机制平台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压力测试,疫情期间每年举办数十场国际会议,彰显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凝聚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识。
李克新表示,总体上,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合作理念、合作机制、务实行动“三位一体”全方位均衡发展。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以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果,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着力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各方,深化与共建国家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携手推动各国互利共赢,有力促进全球开放合作。一是贸易合作量增质升。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这个增速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中国是110多个共建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不断提升。
二是双向投资成果丰硕。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对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中国还与共建国家合作建设了一系列的经贸合作区,截至2022年底累计投资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同时,共建国家也积极投资中国,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十年来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在华新设的企业接近6.7万家。
三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到2022年,中国在共建国家的承包工程年均完成营业额大约1300亿美元,建设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有效改善了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了互联互通水平。同时,中国实施了菌草等一系列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大力推进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合作。2023年前8个月,中国与共建国家新签的节能环保类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22%,此外还持续打造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平台,成功举办了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投洽会、消博会以及一系列区域性展会,促进了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
下一步,商务部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着力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一是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将扩大和便利优质商品的进出口,办好重大展会,深化与共建国家的贸易合作。多措并举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持续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提升与共建国家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效益。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二是提升产供链合作新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与共建国家商建更多贸易畅通、投资合作、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促进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保障“一带一路”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三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将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和“小而美”项目建设,帮助共建国家夯实发展基础、改善民生福祉。我们将促进投资建设运营综合发展,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同时,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与各国共享发展红利。
四是开拓经贸发展新空间。将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通常说的CPTPP和DEPA,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规则、规制、标准等对接。中国还将支持港澳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重要的功能平台,深化绿色、数字等领域合作与共建国家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丝路电商”为抓手提升与共建国家数字领域经贸合作水平
“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是落实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一项重要具体举措。郭婷婷介绍,经过六年多的发展,“丝路电商”已经成为多双边经贸合作新平台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亮点。目前,中国已经与30个国家签署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同时中国—中东欧、中国—中亚五国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以及上合、金砖等机制下的电子商务合作都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果,可以用“三个携手”来概括。
一是携手共享市场机遇。帮助“丝路电商”伙伴国拓宽优质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相继组织开展了“非洲好物网购节”“买在金砖”“网罗东盟好物”等特色活动,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好评。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带动伙伴国的电商市场和电商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携手共推数字发展。为伙伴国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操作性和针对性都比较强的培训课程,帮助提升电商发展能力。举办了“云上大讲堂”,为80多个国家开展线上直播培训,受到了广泛欢迎。
三是携手共促规则对接。坚持在“丝路电商”国际合作中加强规则、标准的互联互通,先后举办了超过100场的政企对话会、企业对接会等活动,与各国分享电子商务发展经验。鼓励企业以产业链合作促进技术和标准的“软联通”,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
郭婷婷表示,下一步,中国将顺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以“丝路电商”为抓手提升与共建国家数字领域经贸合作水平。一方面,将持续优化合作平台,主动对接伙伴国的诉求,通过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平台推动深化合作,加快“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探索合作的新举措和新路径。另一方面,将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产业对接、地方合作和能力建设,加快推动数字支付、智慧物流等新领域发展,与伙伴国共同提升数字发展能力,共享数字发展机遇。
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方面,政策交流不断加深。发起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倡议,持续深化与共建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合作。与20个国家签署了加强数字丝绸之路(数字经济)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共建国家衔接发展战略、加强政策协同、推动企业间的务实合作搭建了平台。
另一方面,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持续深化,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拓展,宁夏中阿网上丝绸之路合作稳步推进。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持续提升联通效率,一批优质商品、技术、产品走出国门;跨境电商成为推动货物贸易增长的新引擎,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中国企业提供的云平台等服务、开展的“万村通”等项目正在持续给各国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丛亮表示,下一步,中国将不断加强与共建国家数字经济领域交流,拓展数字经济务实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发展红利惠及各国人民,重点有“三个深化”:一是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共识。二是深化数字产业国际合作。三是深化数字经济红利共享。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