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9月19-20日,第七届中阿能源合作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成功召开。大会以“秉承高质量高标准可持续 开创中阿能源合作黄金期”为主题,围绕落实首届中阿峰会和中海峰会成果,共同探讨中阿能源合作前景。本届大会由国家能源局、海南省人民政府、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共同主办,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
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埃及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部副部长奥萨马•阿里•阿斯兰、海南省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罗增斌、阿盟副秘书长阿里•易卜拉欣•阿尔•马尔基、中国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华林、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贾马尔•艾萨•阿尔洛哈尼、阿拉伯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萨勒姆•哈姆迪出席致辞,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主持领导致辞环节。
章建华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阿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合作规模持续扩大,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他指出,中阿能源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互补性强,合作基础良好,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他提出四点合作倡议:一是要深化传统能源合作,筑牢务实合作基石;二是要拓展清洁能源合作,促进能源低碳转型;三是要加强能源政策对接,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四是要强化命运与共理念,维护全球能源安全。
奥萨马•阿里•阿斯兰在致辞中指出,阿拉伯国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中国拥有能源开发经验与先进技术,双方致力密切和深化中阿双方合作关系,持续推进能源合作与协调,促进能源利用向清洁化和提高能源效率方向转型。当前,中国和广大阿拉伯国家面临着诸多相似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需要双方更加重视培育历史性友谊,深化战略性合作,携手构建中阿共同未来迈进新的黄金期。
罗增斌在致辞中指出,海南地处印度洋太平洋门户和海上丝绸之路关键结点,坐拥南海广阔的海域以及可观的油气资源,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能源资源优势突出,正致力于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促进能源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科学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李琛在致辞中表示,阿拉伯国家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供给方,双方以原油、石化为主轴的传统能源合作深入发展,形成了覆盖油气勘探、开采、炼化、储运能全方位产业合作。积极拓展太阳能、风能、水电等领域合作,实施了一大批合作项目,带动中阿新能源领域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能源+合作模式深入推进,推动双方基础设施、交通物流、产业园区等各领域合作提质升级,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张华林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石油作为最早参与阿拉伯国家能源合作的中国企业,1997年开始先后在20多个阿拉伯国家建设运营了一大批油气投资项目和工程服务项目,与当地民众和政府部门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新型合作关系。2022年中国石油在阿拉伯国家投资的油气项目权益产量超5200万吨油当量,占公司海外权益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石油将从加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深化能源科技、金融、智库等方面交流入手,加强合作,为开创中阿能源合作的美好未来做出新贡献。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余国在大会上发布了《中阿能源合作回顾与展望》,全面回顾和梳理中阿能源合作的历程和成果。在对当前中阿能源合作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中阿能源合作的相关建议。报告指出,近年来,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不断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积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了能源投资和贸易的快速增长、能源金融合作的持续深化。在传统能源领域,中阿“油气+”合作模式深入推进,形成油气勘探、开采、炼化全产业链合作,建设了伊拉克哈法亚米桑原油外输管道、沙特延布炼厂等一系列旗舰项目;新能源领域,中国积极拓展同阿拉伯国家在太阳能、风能、水电等领域的合作,实施了卡塔尔哈尔萨光伏等大量合作项目。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2年中阿贸易额达430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地,2022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占进口总量的53.5%。在合作过程中,中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提供就业岗位、上缴巨额税费等方式,实现与东道国及其民众的利益共享,助推了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展望未来,建议中阿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强化命运与共理念,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推动全球能源治理、深化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携手合作,推动形成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能源合作共同体。
巴勒斯坦能源和自然资源管理局主席扎菲尔•米尔黑、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彦锋、阿拉伯原子能机构干事道•萨阿德•莫斯巴•哈利法、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海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经济部主管阿卜杜勒法塔赫•阿雷菲•丹迪、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发表了主旨演讲。大会还组织多位专家围绕中阿双方能源合作、能源经贸投资、能源转型等议题展开圆桌讨论。
大会期间,围绕“深化中阿油气合作,共创全球能源未来”开设的油气分论坛也受到了中外嘉宾的广泛关注,与会嘉宾纷纷对中阿油气合作发表了各自看法。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贾马尔•艾萨•阿尔洛哈尼表示,广大阿拉伯国家日益关切可再生能源跟新能源一系列的减排目标,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减少碳排放的各类目标,比如阿联酋跟阿曼计划2050年到来之际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沙特、阿拉伯计划在2060年到来之际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在该领域的投资研究与开发在世界占有重要的领导地位,被视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能源风能和其他新能源设备的生产商,双方未来将有美好的合作前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华林表示,中阿油气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中国能源企业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油气合作,加快了阿拉伯国家油气振兴和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也赢得了东道国和合作伙伴的肯定,开创了多方共赢的新格局。建议双方能源企业加强油气能源领域战略对接协调,持续扩大油气全产业链合作,加快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项目的合作,在推进油气能源合作项目的同时,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苏丹驻华大使奥马尔·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萨迪克表示,中国石油出资修建的炼厂满足了苏丹国内的燃油需求,帮助苏丹实现石油商品的自给自足。在技术转让与培训方面,以中国石油集团为代表的中资企业为苏丹培养了许多能源领域的人才,为苏丹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前驻沙特大使、驻埃及大使兼驻阿盟全权代表吴思科表示,中阿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布局持续完善,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基建、能源领域实施了一大批合作项目,成功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能源合作处于中阿经济经贸合作的中心位置,合作形式也日益多样,发挥着中阿全面战略合作的主轴和压舱石的作用。双方积极打造互惠互利长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油气牵引、核能跟进、清洁能源提速的中阿能源合作格局,中阿油气+合作模式也深入推进,形成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炼化、储运等全产业链的合作。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嘉宾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就促进中阿双方能源合作发表了真知灼见,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中阿能源合作勾勒出美好蓝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