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促进苏州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吸纳就业等方面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苏州市工信局副局长罗敏介绍,苏州向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中小企业迈向产业链中高端。
发展有重点。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先后出台了《苏州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市金融支持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方案》,分别从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智改数转、市场拓展、金融支持、要素保障和优化产品服务供给、强化银企对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26项具体举措和19条具体方案,助力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苏州市230家企业入围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累计培育401家(含公示企业),排名跃升至全国第四。同时,全市聚焦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截至目前,累计33家企业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培育有体系。出台《苏州市“小升规”企业培育实施方案(2023-2025年)》,推动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持续壮大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遴选一批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小升规”企业纳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目前,已培育超万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夯实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梯度分类指导,对标找差、补齐短板,积极组织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省级和国家级专精特新认定。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5家,位居全省第一。现在正处于本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期,全市已有2000多家企业进行了网上填报。
服务有温度。苏州市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强化“一企一策”精准提供创新、融资、人才、市场等专业服务。注重收集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困难诉求,整合协调各方资源,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积极推动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检验检测、科技创新、创业辅导、融资、培训咨询等服务,倡导公益和低收费。全市拥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2家、省级59家;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家、省级38家。创新开发“政策计算器”,将企业信息和政策信息进行智能匹配,并将匹配结果直接推送企业,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同时不断提升政策匹配精准度,落地落细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惠企政策。(钱莉莉)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张永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