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服务贸易发展高峰论坛专场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代表课题组在会上发布并解读了《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隆国强作序推荐。
《报告》首先分析了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的最新态势。2022年,跨境数字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为3.8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1.3个百分点,在服务贸易中的占比由去年的59.3%降至53.7%。此外,区域数字服务贸易增长出现分化,数字服务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有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中东、亚洲、非洲,分别同比增长22.0%、15.3%、10.0%和8.0%;增长较慢的地区主要是北美和欧洲,分别同比增长4.9%和-0.3%。欧洲在全球数字服务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成为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地区,拖累了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增长。
《报告》分析了主要经济体的数字贸易政策动向。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数字领域相关国内政策法规呈现出重视数字战略、政策与立法,加强数字领域的监管规范,高度重视两大新兴领域的发展与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特点。
《报告》展示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最新情况。中国数字服务贸易保持增长,2022年中国数字服务进出口总值371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增速在规模前十国家中排名第3。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继续保持顺差,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数字服务贸易净出口规模达467.5亿美元,同比增长55.8%。数字服务出口占世界的5.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报告》创新分析了全球跨境数据流动情况。2005—2022年,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跨境数据流动规模从3554GBPS扩张至997301GBPS,增长超280倍。北美容量规模仍全球领先,但中心地位有所下降,2022年,北美区域间国际宽带容量份额从2013年的38%持续下降至2022年的28%。此外,金砖国家宽带容量和流量增速均显著超越美德等发达国家。
《报告》最后提出了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展望。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新趋势、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数字贸易发展的共同诉求和挑战,各国亟需增强合作、携手发展,分享数字贸易机遇与红利,弥合“数字鸿沟”和提升贸易规则包容性,形成国际社会广泛共识,数字贸易发展前景可期。
发布会由国研智库副总裁王燕青主持。他认为《报告》凝聚了多位行业专家的智慧力量,纵观全球大势,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强、创新性强、指导性强的特点,对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国际治理部主任工程师岳云嵩出席。(邢丹)
编辑:李芊诺
责编:邢丹
审核:王棕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