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前装量产曾被看作是自动驾驶技术含量偏低的一个领域,而且由于价值太低,以至少人问津。
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误解越来越少,行业内外的看法也发生了180度的巨大转变。汽车厂商纷纷推动智能驾驶上车,市场层面直接验证了前装量产的巨大价值。质疑量产,理解量产,选择量产,成为了自动驾驶领域的真实写照。
在亲身实践后,许多从业者也发现前装量产的难度其实超过预期。从实现无人驾驶的角度来看,渐进式路线在技术和商业上更为可行,前装量产其实是件典型的难而正确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有的玩家是后知后觉,有的玩家则是早有预见,把握先机完成了技术的布局和商业的突破。在这当中,长期潜心推进量产应用的Nullmax纽劢是为数不多的后者。
作为一家“非典型”的自动驾驶公司,Nullmax没有在一开始就强调无人驾驶的量产,也没有为自己的方案配上豪华的硬件,而是做了许多不被理解但之后证明正确的事情。比如,坚持渐进式的路线,打造视觉为主的方案,不依赖激光雷达,不依赖高精地图,推出行泊一体系统,为硬件做减法来降本增效,等等。
在Nullmax看来,无人驾驶不可能一蹴而就,渐进式自动驾驶是实现无人驾驶的最佳路线。前装量产是渐进式路线主要的落地方式,拥有无可比拟的数据优势,既能够最快程度地训练出实现无人驾驶的AI系统,也能带来持续的商业收入支持无人驾驶的长期研发。不过在两全的背后,需要应对的挑战和付出的努力也是成倍。
为此,Nullmax打造了一套尤为完善的平台化技术体系,涵盖感知、规控等所有的上层应用以及中间件,提供从车端到云端所需的软件算法,以解决自动驾驶开发、部署、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并面向汽车行业推出了满足不同需求的智能驾驶、视觉感知产品,让技术尽可能服务于更多的量产车辆。
实质性的量产突破是渐进式道路上的关键一步。在2021年获得首个量产项目,2022年完成首个交付之后,Nullmax翻过了量产路上的第一座山丘,在无人驾驶的路上加速前进。
无人驾驶没有捷径,量产可以少走弯路
在自动驾驶的浪潮初期,行业对无人驾驶的实现路径有不同认识。一种主流的看法是应当先实现小范围的无人驾驶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被称为跨越式路线;另一种相对小众的看法是先实现大范围的人车共驾然后再逐步减少司机的干预,被称为渐进式路线。
由于Nullmax的创始团队曾亲身推动并完整经历了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对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大规模应用有着深入的理解,因此Nullmax从一开始就是渐进式路线的坚定支持者。
在创业之前,CEO徐雷博士曾先后在高通、特斯拉工作,并作为Autopilot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和Tesla Vision的深度学习负责人,从零开始领导搭建Tesla Vision深度学习网络,成功取代了特斯拉第一代产品中使用的Mobileye视觉系统。
Nullmax的另一位创始人兼COO宋新雨,曾任特斯拉研发质量和供应链部门高级经理,作为Autopilot及娱乐系统开发团队骨干成员,深度参与了Autopilot 1.0和Autopilot 2.0系统的开发和产品化过程。
在经历了Autopilot 1.0和Autopilot 2.0的开发过后,Nullmax的两位创始人认为渐进式自动驾驶在本质上是大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问题,它在实现L4级无人驾驶上比跨越式路线更具优势。
当时,特斯拉的量产车辆已经售往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多地,研发团队意识到真实世界的场景其实非常多样,各种极端场景难以想象。尤其是大量未知的不安全场景,很难通过仿真系统模拟出来,只有通过规模庞大、遍及各地的量产车队在实际应用中一点点发现。
跨越式路线通常是在小区域里训练出一套出色的无人驾驶系统,然后再扩大范围,但因为过拟合的问题,原区域训练的系统很难在新的区域保证效果。而小范围的应用、小规模的车队,在数据的规模和多样性上也不具备优势。
要想最终实现广泛可用、真正安全的无人驾驶,渐进式路线其实是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约为8163万辆,前装量产可以为渐进式路线提供绝对充足的海量数据,训练自动驾驶系统,验证功能的可用性。
而且在这当中,乘用车占了极大比例,尤其是中国市场,乘用车的销量占比超过八成。如果以乘用车前装量产的方式,为普通消费者提供成熟可用的功能,撬动自动驾驶的渐进式落地,其实在技术和商业上都更为可行。而前装量产发展出的能力,同样也可以应用到更多领域。
在Nullmax看来,自动驾驶的渐进是全方位的渐进。功能从简单到复杂,场景从高速到城区,车辆从有人到无人,应用从载人到运货,都是一步步渐进的过程,尽管周期漫长,但每个阶段都可以利用成熟技术输出成果,并以商业的落地反哺技术的迭代。
比如行泊一体,就是典型的例子。从场景的角度来讲,自动驾驶可以粗略分为行车、泊车场景,行车场景可以再细分为结构化道路和非结构化道路。在前装量产的渐进策略上,Nullmax选择了先实现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结构化道路行车场景以及泊车场景的高阶功能,然后实现城市道路等非结构化道路的高阶功能,一步一步减少场景碎片,最终达到全场景自动驾驶。
因此,Nullmax在2019年就发布了同时具备高速代驾、拥堵跟车、自主泊车功能的行车、泊车一体化系统。在技术层面,行泊一体系统提供面向所有场景的基础ADAS功能以及面向高速、停车场等场景的高阶功能,在自动驾驶的应用初期最大程度地覆盖更多场景,并持续进化迭代;而在商业层面,则是通过芯片、传感器的深度共享复用,降低自动驾驶的硬件成本,提高量产的规模。(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汪黄任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