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环境部: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发表时间:2023-07-27 16:4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7月27日,国新办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举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蓝天保卫战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仅靠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需要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特别是强化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支持。下一步,将从三方面发力,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黄润秋表示,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在2013年是89.5微克/立方米,去年降到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58天降为仅3天,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为“北京奇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黄润秋表示。
  一是严控增量。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和水路。
  二是减排存量。加快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公转铁”“公转水”等重大工程,以更大减排量冲抵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不确定性。
  三是继续加大监督帮扶力度。今年以来,针对重点地区和空气质量改善压力比较大的城市,生态环境部直接抽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骨干累计达2400多人,组织“专业组+常规组”两支队伍,开辟“线上+线下”两个战场,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围绕排放大户和重点领域专项任务深挖细查,共发现各类涉气问题3.2万个,地方已经整改完成2.6万个,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提升了环境治理水平。生态环境部将持续组织开展好重点区域监督帮扶,推动攻坚任务落实落地。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