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生态迎大运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五举措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发表时间:2023-07-21 12:02
分享到: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近年来四川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定不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部、厅、市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要求,通过模式创新,摸索出了学校垃圾分类的可持续良性循环模式,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全面推进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以五举措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是建设校园生活垃圾标准化规范化投放设施。学校秉承“环境育人”的宗旨,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强力推动和落实。在学校飞燕楼前、龙子楼下、紫燕楼下三处建立智能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站,另在其他宿舍楼、教学楼、办公楼相对明显位置设置“四分类”垃圾投放桶站和可回收物分类驿站,张贴分类指南和分类海报,引导学生和教职工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完成了标准化桶站建设。

  二是引进社会力量共建垃圾分类信息管理平台并推动垃圾减量。合作方成都壹点联创科技有限公司为学校提供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智能APP系统、并负责分类回收站日常运营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垃圾分类和减量回收等数据可视化呈现,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源头可溯、去向可知、数据可查,在此基础上校企共建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平台。智能APP平台功能模块丰富,垃圾投放可实时折算积分进行礼品兑换,大大提高了师生的参与积极性。系统自2022年11月上线启用以来,共有31826人次师生参与平台利用,累计实现垃圾减量6981.26KG。

  三是动员全校师生在垃圾分类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结合学生劳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要求,打造垃圾分类实践育人平台,引导师生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以APP平台为纽带把运营方系统和学校智慧校园系统对接,建立相应的学分激励机制。平台定期开展社区和校园环保公益回收、科普宣讲等活动,设置勤工助学岗位,深度融入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第二、三课堂育人场景,在做好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的同时兼具实践育人成效。

  四是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平台作为生态文明教育重要宣传阵地之一,定期更新生态、“双碳”等知识资料版块,丰富垃圾分类处理教育与宣传形式,大力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平台师生可以第一时间学习生态文明相关政策和垃圾分类知识,并且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积分与再生资源投放积分同等使用。

  五是健全督导和管理机制保障智慧化垃圾分类项目有力推进。为了实现全员参与该垃圾分类项目,学校采取从二级学院到辅导员再到各班的层层落实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推进项目落地,确保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学校大力倡导,宣传,定期开展评比,每月导出数据一次,二级学院、专业系部、班级分别统计分析,对参与度不够的要求在院领导、学工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下限时整改。同时运营方不定期根据实际需要,增补流动服务站和完善兑换礼品方式等措施来方便和鼓励师生参与垃圾分类。

  通过共建垃圾分类合作平台的模式创新,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不仅实现了全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良性循环,还探索出了在生态文明共建领域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共赢的局面,提高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美与健康的教育、劳动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校园建设成果,

  这为其他高校及单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如今,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垃圾分类的新时尚蔚然成风,景区校园更加美丽,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四川添砖加瓦,成为在即将举行的成都大运会上向全世界展示的高校环保垃圾分类新名片。(何炽强)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