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投资论坛在京召开

发表时间:2023-07-18 17:47
分享到: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7月16日,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投资论坛在北京开幕。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并宣布论坛开幕。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会长刘顺达,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景安作主旨演讲。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永贵,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孙念瑞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和支持单位致辞。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李海燕主持论坛开幕式。
  图片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
  马培华在致辞中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投资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和充分肯定。他表示,论坛以“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为主题,抓住了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两个关键点。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必须有科技创新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论坛是一次政界、学界、企业界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必将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希望同志们群策群力、凝智聚力、形成合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动能。”马培华说。
  图片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永贵
  张永贵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外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将重塑全球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方式,要正确把握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根本路径是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当前应发挥数字经济引领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和突破,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化应用、渗透和融合,推动数字技术催生新型工业产品、新型业务模式。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艰巨工程、持久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投资、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张永贵表示。
  图片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李海燕
  李海燕在主持会议时表示,举办这次论坛,是中国投资协会主动响应号召、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为推动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投资协会长期以来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服务投资主体和会员作出了不懈努力,切实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未来,中国投资协会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战略谋划,增强系统观念,推动协同落实,加强学习调研,一以贯之落实好国家发展战略,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海燕表示。
  图片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
  在主旨演讲环节,李毅中作了《稳预期、增信心,促进有效投资持续发展》主旨演讲。李毅中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情况、影响当前民间投资因素的初步分析、促进有效投资持续发展的几点体会三方面详细分析了近几年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缓慢下降的原因,并对促进有效投资持续发展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意见。
  李毅中表示,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当前我国民间投资不振,要聚焦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难点,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的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李毅中表示。
  此外,在促进有效投资持续发展方面,李毅中建议,一是要澄清和提高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认识;二是加强科技创新,为提升投资效率效益注入动力;三是对民资外资继续放开市场准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四是要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在实处,促进“国民共进”协调发展,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布局调整;五是继续提高相关部门的指导协调服务功能;六是从国情出发,要十分重视传统产业的改造转型升级。
  图片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
  朱宏任作了《抓住实体经济发展重要环节 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旨演讲。他认为,传统制造业企业要加大改造升级的力度,由过去机械化、自动化、批量化生产转向以数字经济为手段、以绿色低碳经济为方向的全新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生产模式转变,通过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重塑企业竞争力,巩固提高制造优势,成为带动当前工业经济乃至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工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对于战略性新兴领域一些新的产品要不失时机加快发展。”朱宏任透露。
  图片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会长刘顺达
  刘顺达作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顶天立地大文章》主旨演讲,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途径。刘顺达表示,科技创新要解决从零到一的问题,或是科技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键。
  图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景安
  张景安表示,创新才能使实体经济插上创造的翅膀走向未来。数字化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全球化,对实体经济发展才有利;协同创新是大趋势。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林左鸣作了主旨演讲。此外,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向东,道达尔能源亚洲研发副总裁徐忠华,跨国公司碳中和50人论坛秘书长、ENGIE中国执行副总裁刘恒伟作了主题演讲。
  论坛上,中国投资协会和11个地方政府、10家上市公司及行业协会、10家金融机构、10家项目合作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
  中国贸促会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副理事长郎晓雷,《新时代》杂志社社长柯建刚,中国工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金宝,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姚赛,中财龙马学院执行院长万刚,北京企业联合会会长张建利,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经济与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佳,来自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央企和地方国企、新闻媒体单位的负责人和代表共500余人参加论坛。
  此次论坛由中国投资协会主办,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工业报社、中国国资报道、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北京企业联合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经济与金融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投资协会实体经济发展投资专业委员会、中财龙马(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本真自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经典无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心海公益基金会提供公益支持。(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编辑:汪黄任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