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表时间:2023-07-18 17:42
分享到: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7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介绍,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迈上新台阶,形成了产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和部分领域领先优势,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贤东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补短板、锻长板两个方面集中发力,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着力补短板,夯实安全发展基础。紧紧围绕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重点抓四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围绕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二是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持续推进产供储加销体系建设,提高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三是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强化物流保通保畅的统筹调度,保障能源、粮食等各类重点物资安全有序运输。四是完善多层次风险监测体系,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切实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着力锻长板,加快产业体系升级发展。紧紧围绕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重点是项工作。一是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修订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联合重组,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持续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二是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增长引擎。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石化、新能源汽车等生产力统筹布局,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指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同时,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机。金贤东介绍,为优化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机制,更好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2022年9月起专项开展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引导银行加大制造业重点领域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为重点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资金支持。2023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常态化推进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为“三个进一步”。

  第一,制造业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截至6月底,制造业贷款占非金融企业贷款的比重超过20%,制造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8.8%和36.9%,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有力推动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第二,制造业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6月底,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6.0%,比制造业贷款增速高7.2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制造业贷款比重达48.0%,比去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发挥了在中长期优化投资结构和供给结构的重要作用。第三,重点项目清单融资对接进一步增强。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推送给21家全国性银行的项目清单看,上半年清单内新签约项目2117个、签约金额3593.1亿元,投放项目2263个、投放金额2228.4亿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签约和投放力度明显加大,有效引导信贷资源流向重点领域。

  6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湖北省组织召开了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现场会,解读相关政策、交流先进经验、听取意见诉求,为更好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凝聚共识、营造氛围。金贤东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力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常态化、机制化,进一步积极谋划实招、硬招、高招,扎实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重点是做到“三个持续”。一是持续督促指导银行加强服务。充分发挥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建立健全项目推送、政府增信、备选项目库、风险防控“四个机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精准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持续做好重点领域项目融资对接。组织各地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18类重点领域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及时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项目信息,推动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项目对接和签约投放工作。三是持续加强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配合。围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系统优化完善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做好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和工作培训,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