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7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老挝、阿联酋阿布扎比、新加坡、埃及等中外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7月7日上午,由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康促”),中国通信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太平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疗法产业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多功能厅C召开。
论坛邀请了政府领导、专家学者、科研院所以及产业代表等嘉宾出席,共话我国数字疗法与智慧康养融合、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等议题,同时会上举行了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与太平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宋国栋会长致辞
中康促会长宋国栋出席会议并作致辞。他阐述了我国当前推动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全面介绍了中康促数字疗法专委会成立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向中康促与太平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深入交流、共同打造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生态圈等方面的合作表示热切期待,并对论坛的成功举办和未来与多方的协同共进表达了美好祝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宋灵恩书记视频致辞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灵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发展方针,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和智慧医疗领域的标准建设、政策支撑、产业推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康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数字疗法、数字医疗、智慧康养等领域的学术交流、标准制定、产业落地、教育培训和国际交流。同时,他就如何推动我国数字疗法产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快建设数字疗法标准化体系,二是促进开展数字疗法应用场景试点示范跨界融合,三是建设数字疗法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张延川副理事长致辞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在致辞中就数字疗法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说明,并对数字疗法与人工智能辅助医疗、电子健康管理、远程医疗以及可穿戴感知设备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会上,他对推动数字医疗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四项建议:一是加强全民健康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鼓励数字疗法技术理论和技术创新,三是促进医疗数据共享和标准的统一,四是创造全社会友好型数字医疗服务环境。
王磊副局长致辞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磊就数字医疗领域先发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数字医疗是北京市数字经济的六大标杆工程之一,数字医疗的基础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医疗影像平台实现落地,创新型企业获批医疗器械证数量占全国四成。北京市依托活跃的技术创新生态、扎实的循环医学研究基础、最权威的监管机构三大要素基础,梳理整合医疗信息的大系统,推动卫健、药监、医保三医联动,营造和发展的创新数字医疗产业的生态,强化产业要素的配置和衔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为推动数字疗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郭峰副总经理致辞
太平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郭锋就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必然的合作之路进行了展开,阐述了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具有天然耦合、互促互利、投服联动的关系。他表示,太平保险集团坚持国家所需,投资多项数字疗法项目并研发相关保险产品,未来将在推动数字疗法在医疗健康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幸福健康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中康促与太平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约现场
为推动数字经济背景下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康促与太平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数字疗法产业生态圈,在促进项目孵化与产业集聚方面加强合作。中康促副会长黄殿龙与太平洋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郭锋各自代表双方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杨涵常务副秘书长发布课题报告
报告发布环节,中康促常务副秘书长杨涵向大家汇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委托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课题《数字医疗在老年医学应用研究报告》的成果(节选)。报告介绍了我国老龄化、老年疾病现状,重点关注了数字医疗产品技术在老年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障碍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围绕“数字疗法与智慧康养”主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第一圆桌由中康促常务副秘书长杨涵主持,参与嘉宾有:中国健康养老集团研究院院长张晋、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航、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CEO王羽潇、智云健康CPO、副总裁杨文琳、北京特医互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亦兵。
张晋院长分享了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在智慧康养领域中数字技术层面的应用,强调数字医疗领域适老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提出居家适老化中的智能化配置都应该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编写,以实现机器可以识别、预判老年人的行为,数字医疗领域企业的研发都应该真正站在老年人的维度思考如何实现智能养老。
葛航董事长分享了创业慧康在智慧医疗、智慧康养领域所做的创新实践。创业慧康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发展,从1.0版本标准化的养老软件,到提供上门服务、大规模居住的养老体系、为政府提供养老产业软件、为养老产业和居民提供个性化标签等阶段不断发展,到目前的6.0版本计划完成社会化服务的集成软件。在健康临安项目中,创业慧康通过康养平台覆盖了3亿人的健康档案,目标覆盖500个城市。平台未来计划实现GB to C新模式,通过与政府合作,打通客户端和合作伙伴端,目前即将与宁夏省签约,此外还有30个省在沟通和对接中。
王羽潇总介绍了春雨天下在数字医疗和智慧康养领域实践落地工作中的尝试和经验,春雨通过在社区设立“健康小站”,连接社区、家庭医生和居家养老,实现居家一公里,15分钟范围内就可以走到一家有着智能设备的健康小站,目前已在全国100多个社区进行了普及。“春雨慧问”在基于大模型的机器语言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机器能够更容易理解老年人的意图并完成相应指令,降低交互门槛。此外春雨已经通过国际合作,将智能居家改造、养老改造的设备引入家庭场景,最终实现家庭成员所有人在健康问题上达成共识的目标。
杨文琳总分享了智云健康“掌上糖医”品牌的数字疗法产品在面向老年群体服务中的经验,提到目前市场上普遍面临C端付费意愿低、能力弱的问题,智云健康转换业务发展方向,通过药店端和医院端拓展老年服务市场,对老年慢病进行管理,形成老年慢病患者的管理服务体系。
卢亦兵董事长分享特医互联在妇儿母婴营养、肿瘤营养、糖尿病代谢营养领域的经验,指出营养领域真正的应用场景应该是居家而不是医疗场所,提出数字医疗技术在传统产品领域发展中存在数字医生培养困难、临床个案管理困难、医生对数字疗法的认可度低等问题,并且指出数字疗法发展最大的障碍在于如何获得医生的认同。
“数字疗法产业发展”主题圆桌讨论环节,嘉宾分别从投资方和初创企业的视角分享了经验。由中康促数字疗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亿欧大健康总裁高昂主持,参与嘉宾为:太平资本研究总监王瑞、上海芳欣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医疗CEO朱雨晗、森梅医疗创始人张敬、朗叶医疗创始人沈晔、柔灵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商务官陈文凯。
王瑞总从保险和投资的视角,提出数字疗法和保险的结合仍然存在难点。从保险角度来说,目标客户聚集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二线城市,需要企业付出大量的资金来布局和运营,这对于新兴产业的初创型企业是困难的。从投资角度出发,数字疗法如果能通过移动设备实现应用和普及,对数字疗法与保险的结合将是利好局面。此外,强调了数字产品通过卫生经济学评价是纳入保险的重要抓手。
朱雨晗总分享了芳欣在睡眠健康领域所做的工作和规划,提出不同适应症的商业化模式在医疗领域是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运营模式,并且表示通过外接穿戴设备,改变现有的指标衡量方式,研究并创造新的数字靶点是未来的一个探索方向;其次是计划在滨州建立医疗大数据平台,通过平台设计卫生经济学评价,进行临床试验,以此来推动数字医疗产品的发展。
张敬总分享了作为创业公司,在产品临床试验阶段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主要涉及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研究规模、临床试验启动后的运营成本、数据垃圾处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企业需要在临床试验的过程中设计相应的机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获得更有效的临床结果。
沈晔总分享了临床试验上的经验,提出不同的疾病需要进行不同的试验设计和验证,强调了试验过程中创造靶点的重要性;其次临床试验的投入成本较高是创业企业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困难。基于这两点,企业需要创新出有足够意义的临床产品来吸引权威专家与企业间展开紧密合作,从而解决临床试验难的问题。
陈文凯总分享了公司在数字疗法临床试验上的经验,柔灵科技将会从可穿戴技术以及数据角度做更多的应用探索,提出未来的临床试验和效果验证都会在数据的支撑之下完成应用的闭环。此外,提出临床试验过程中的企业成本控制,可以通过临床专家申请课题的形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将数字疗法的新产品与临床专家资源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本次论坛吸引了产学研各界的广泛关注,旨在联合领域内政府领导、专家、企业家代表共同就数字疗法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交流与讨论。借此机遇促进数字疗法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推动产业生态圈建设,探讨和发现我国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道路。期待未来多方持续通力合作,共同为打造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的新业态贡献力量。(邢丹)
编辑:李芊诺
责编:邢 丹
审核:王棕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