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香港民建联前主席谭耀宗,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海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深圳联络部二级巡视员牛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深联络处副主任伍谦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唐文方,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总监高凌云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共同为活动揭幕。
谭耀宗表示,今年对深港交流而言,尤为值得纪念。自2月6日零时起,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3月初,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恒常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更多企业提供职位,支持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非常欣慰地看到香港青年能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开拓自己的天空,追逐梦想。希望参加本次交流周活动的深港澳青年把握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和中国香港故事中发出更多好声音,传递更多正能量。
章海蓉指出,福田与中国香港地缘相近、交通便利,皇岗口岸、福田口岸、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连接香港,从福田站坐高铁14分钟可到香港西九龙站,福田可以说是中国香港进入内地“第一站”。作为深圳中心城区和连接深港的重要枢纽,福田在深化深港两地高水平合作和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担当重要角色。福田正聚力打造“三大新引擎”,突出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加快打造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基建、消费、创新创业、民生等各领域合作机会多多。希望参加本次活动的深港澳青年在福田这片热土上触摸湾区发展脉搏,追逐青春梦想。
牛华表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于青年。希望参与深港澳青年文化交流周的青年学子,珍惜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交流、求真务实,真正了解祖国的飞速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潜力,紧抓大湾区发展机遇,到大湾区扎根成长。她鼓励大家在交流中广交朋友,共同努力推动香港和祖国一道走向新的征程。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来自香港岭南大学的学生陈琦作为港青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在深圳实习生活的感受。她感叹,真切感受到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魅力,“到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我工作和生活中,总会得到同事乃至是陌生人的热心主动的帮助。”而“深圳速度”及其生活的便利程度也让初来乍到的她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足不出户完成线上点单、餐品可由酒店的小机器人直接送达你的房间门口等等,每一个小细节都让生活变得十分便利。”
启动仪式上,谭耀宗、章海蓉、牛华、伍谦诚等为深港澳青年代表进行授旗。随后,中国民协中国手指书画专业委员会会长、深圳市中龢手指书画研究院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指画”代表性传承人王和平上台表演了精彩的手指书法,上海国际单簧管研究会会员、深圳市管乐协会单簧管萨克斯管专业委员会理事李晗单簧管演奏的《东方之珠》《我和我的祖国》带动了全场气氛, 伴随着动人的旋律,深港澳青年们也正式开启旅程。
活动期间,100名来自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大学生以及在福田创业的港澳青年走进福田,解码福田中心区,深度了解福田文化、科技亮点,参观河套深港创新合作区、调研河套香港高校科研机构,与粤港澳青年创新工场的创业青年交流,走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走访下沙村,感受文化传承,体验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打卡水围网红文化街区,用港澳港澳青年的视角发现福田区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的独特文化魅力。深港澳三地青年还在深圳音乐厅举办专场音乐会,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六周年,描绘大湾区美好画卷。(主办方/文 毛志亮/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