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怎么转型?高质量发展该怎么做?
6月20日,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字数事业部研究主管韩佳兴于“新华·黄石转型发展指数发布会”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在我社发布的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指数中,黄石虽然经济体量较小,但城市综合实力、发展均衡性表现亮眼,是全面领先型城市中唯一一个在六维度中均位列前20的样本城市,其转型发展历程和经验对全国同类型城市具有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2022年,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黄石市委、市政府联合启动新华·黄石转型发展指数研究工作,旨在通过指数这一量化分析工具,全面分析评价黄石市近十年来转型发展的进展、成效,为黄石进一步扬长补短、持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方向、依据和指引,为进一步集中智慧、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新华·黄石转型发展指数从经济实力、动能转换、绿色低碳、改革开放、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六个维度,纵向对黄石市2012—2022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回顾和系统分析,横向比较研究了黄石等全国52个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状况。
纵向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黄石实现经济发展逆势上行,经济实力在顶压前行中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两手抓,发展质量在动能转换中实现新提升;光灰城市向生态宜居蝶变,发展后劲在绿色低碳中实现新增强;外向型经济增势迅猛,发展空间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新拓展;社会保障不断健全,民生福祉在共同缔造中实现新增进;城乡一体化加速,城市功能在补短强弱中实现新突破,走出了一条五位一体、富有黄石特色的转型之路。
横向研究结果显示,黄石与徐州、淄博、马鞍山、韶关共同跻身领先型城市行列,位列第4,同时也是52个城市中唯一在6个分项指标中均位列前20的样本城市,城市综合实力、发展均衡性在同类城市中表现亮眼,成为全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转型的生动样本。
发布会当天《新华·黄石转型发展指数》正式上线。
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书记、副总裁杨苜表示,作为全国首支城市转型发展指数,全面衡量黄石发展成效,总结发展经验,探索发展路径,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决策依据,也向全国输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
黄石市副书记、市长吴之凌讲到,与时俱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黄石建市70多年来,从曾经的因矿设市到后来的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技兴市;从曾经的共和国工业粮仓到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从曾经的“光灰”城市到如今的国家园林城市;从曾经的沿江两个省镇到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型中型城市,凝聚了一代又一代黄石人民不断奋力进取推动转型的结果。可以说黄石的70多年发展史就是一部转型升级的深度教科书。
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指数事业部总经理亓芳芳介绍,城市是我国新型工业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资源型和工业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转型路径,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黄石是长江中游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围绕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重点发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其转型发展经验对全国同类型城市极具典型示范意义,是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理想样本。
黄石广电刘礼学告诉中国工业报,黄石曾有江南聚宝盆、百里黄金地之称。从事新闻工作30年注目黄石转型升级,黄石从早期矿石挖掘到今天向航天和蛟龙供应特钢就是例证之一。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一级巡视员夏农,财经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范毅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新华·黄石转型发展指数”的持续研究、编制与发布,将为黄石等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进一步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量化参考依据,也将成为进一步集中智慧、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会间,黄石城市转型发展十年映像图片展,有温度、有色彩地回顾黄石十年转型历程,在光影碰撞中擘画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张永杰)
编辑:汪黄任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