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部门话开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技术创新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3-05-18 14:37
分享到:
       当前,我国通过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群众享实惠、基金保安全、医院获发展、企业得成长”多赢局面正在初步形成。5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着力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表示,自2018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全国医保系统紧紧围绕“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重大政治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攻坚克难推进体制机制变革,推动我国医保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国家医疗保障局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医药技术创新通过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动态调整医保目录等措施,支持创新药品、器械等快速进入临床,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国家医疗保障局参与谈判的70个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药品,有66个谈判成功,成功率达到了94%,快速实现临床应用。我国医保对新药的支出从2019年的59.4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89亿元,增长了7.1倍。我国医药企业创新动力日趋强劲,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得到了合理回报,创新积极性大大提升A股市值前10名药企中,2022年的总研发投入是2018年的2.48倍。

  国家医疗保障局鼓励行业研发创新,建立了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上市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等待时间从过去的平均近5年缩短至不到2年,有的新药上市仅半年就被纳入医保目录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认为,我国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更好地服务了广大参保群众,患者以更合理的价格,用上了疗效更好的创新药,也促使我国医药产业走上了重创新、强研发的发展道路。同时,推进医保改革与医药创新相互促进动态调整医保目录,让新药、新技术及时惠及百姓,协同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医疗保障局着力推动信息共享在确保医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了医保个人信息授权查询和使用试点,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医保数据资源的作用,架起便民服务的“连心桥”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在试点城市,参保人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查询获取个人医保相关信息,并且经过个人授权以后,向商业保险公司开放相关个人信息,这就为群众在办理商保投保、理赔申请这些手续的时候提供更多便利,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群众对商保产品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事实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始终将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第一,飞行检查通过“点穴式”核查,实现“点上突破”。第二,专项整治通过“穿透式”检查来实现“线上推进”。第三,日常监管通过数据赋能,实现“面上成网”。国家医疗保障局强化大数据监管,充分运用智能监控、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存在虚高现象,特别是一些“进口老药”,尽管已经过了专利期,但仍以较高的价格在国内销售,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更是远高于国际水平。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表示,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医保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通过降低中选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成本,实现中选产品降价。群众反映强烈的心脏内科和骨科的主要耗材已纳入集采,中选产品价格下降幅度比较大,患者负担明显下降。特别是心脏支架集采后,材质性能更好的铬合金支架使用比例由60%上升到90%以上,原先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性能一般的不锈钢支架逐步退出市场。同时,我国集采引导药品企业从过去的“拼渠道、拼销售”,转到目前的“拼质量、拼价格”,企业以质量谋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在集采的推动下,2018年以来我国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累计数量,由当时的不足200种快速上升到目前的超过3000种,可以说高质量药品正逐步占据临床用药主流。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马永和

审核:张永杰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