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信息化是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发表时间:2023-05-17 13:38
分享到:
   当前,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因素影响,世界多国森林草原大火巨灾频发,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同样面临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叠加的严峻挑战。日前,《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已经向社会公布5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兼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出台一个与新形势、新体制、新要求相协调,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相契合,能够引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背景下《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应运而生。

  基础设施是防灭火工作的硬实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的治本之策。《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在总体要求中强调“坚持建强基础、补齐短板,把基础设施作为有力支撑”,将“基础建设向科学统筹规划、不断提质增效纵深拓展”作为五个主要目标之一予以明确充分表明了加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张永利介绍,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现在的情况,应急管理部做出针对性的超前安排重点在监测预警方面下功夫。所以,灾害的防控、监测预警特别重要。在监测方面主要是六道防线第一道是卫星监测,第二道是飞机监测巡护,第三道是林区的瞭望塔台,第四道是在一些关键地方包括林区设置的视频监控系统,第五道是地面巡护,第六道是利用现在互联网信息非常发达的特点,加强网上信息的感知。

  森林草原大火巨灾通常是指对森林草原资源、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国家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火灾,具有过火面积大、火灾强度高、持续时间长、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等特点。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杨旭东认为,科技信息化是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围绕应对极端天气下大火巨灾加大科技支撑动态跟进国外大火巨灾研究,开展“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突破”“雷击火监测防治”“新特装备运用”以及“特种战法创新”等专题研究攻关,加快装备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应对大火巨灾工作中的运用,有效提升综合防控能力。

  近年来,我国各级对森林草原防灭火科技信息化工作日趋重视,科技信息化的防灭火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新技术、新装备研究应用的力度还不够。《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对森林草原防灭火科技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特别强调。一是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作为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工作要求。明确了科技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的重要引领地位、重要作用和发展方向。二是强化科技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提出要发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优势,深化林火行为、大火巨灾成灾机理等基础理论和重大课题研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智慧防火、智能灭火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科技赋能的质量效益。三是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出要强化综合集成,建设国家级火灾预防管理系统和灭火指挥通信系统。加快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普及应用防火码、“互联网+防火”等防控手段,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四是加快装备转型升级。《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国家层面要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装备型谱和认证制度,重点加强新特、轻便、大型、智能装备和航空消防装备的研发配备与引进推广。地方层面要突出以水灭火、航空灭火、个人防护等装备建设,推广应用高科技防灭火装备。建立相关部门与科研院所、企业间的装备发展协作机制,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装备创新研发平台。

  国家消防救援局助理总监闫鹏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异常天气频发以及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我国面临的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正由季节性风险向全年性风险转变、区域性风险向全国性风险转变、单一性风险向系统性风险转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消防救援队伍狠抓练兵备战、提质强能,不断巩固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核心能力。第一,优化力量部署,实现全域联控。按照立足本省、辐射周边、区域联动、全国救援的原则,现阶段每年抽调6000余名指战员、10架直升机,到高火险区靠前驻防,并实施“北兵南调”跨省机动,前置力量快速处置,努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同时,抓紧推进机动救援队伍增编组建,填补部分省区国家森林消防力量的空白,科学优化力量部署,尽早实现全域联动,努力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第二,加快推进航空力量建设,以期大幅提升灭火救援的效率。5月16日在云南丽江组织了“应急使命2023”演习,第一次全面呈现了我国近年来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成果充分说明了我国对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第三,依托科技赋能,催生新质战斗力。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灭火装备的更新换代,配备新型特种装备,有力促进了灭火能力的提升下一步将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一领导下,聚焦新发展需求,坚持向科技要战斗力,进一步深研灭火制胜机理,创新灭火战法理论,大力推动新型灭火装备研发和应用,积极探索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灭火技术融合发展的路径,推进队伍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和发展。第四,强化提升专业指挥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灭火安全的风险。持续加强林火特点规律的研究,尤其是对极端气候条件下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发展规律和大火巨灾特殊火行为等研究,强化火场侦查和风险研判,紧盯灭火行动各环节,严格队伍的管控和安全防护,把握最佳时段、选择最佳地段、运用最佳手段,科学稳妥扑救,确保灭火行动安全高效。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