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通信高质量发展有效激发了数字经济发展活力

发表时间:2023-04-21 11:24
分享到:
  信息通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4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赵志国介绍说,近年来,随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信息通信优质供给大幅提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多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入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更深层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交通、旅游等实体经济重要领域深度融合。近期我部联合文旅部出台5G智慧旅游有关政策文件,积极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5G、人工智能等加速渗透至生产核心控制环节,5G工厂建设全面提速,给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形态带来了深刻改变。二是更高水平助力数字社会建设。智慧医疗加快落地,“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中,80%以上已完成5G网络覆盖。智慧教育成效初显,5G在远程互动教学、职业实训等场景应用持续深化。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近期联合多部门出台政策文件,以数字化赋能乡村建设、治理和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数字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显著增强。三是更广范围推动人民生活改善。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数量达261万款,也就是说现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用到的APP已经达到了261万款,极大便利了百姓生活。开展“信息消费助力乡村振兴”区县行活动,为城乡搭建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带动农民增收。数字技术适老化成效显著,基本满足60岁以上老年群体最突出、最紧迫的数字生活需求。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8.6%。

  2023年是“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5G应用“扬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等多个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工信部将在全面完成收官任务基础上,用好融合应用这把金钥匙,持续释放行业赋能效应。一是强化新技术新产品供给,铸强融合赋能“主引擎”。开展算力基础设施强算赋能行动,推动云边端协同、算存运融合。聚焦5G、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等供给水平加强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协同发展。二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应用指导,打造融合赋能“主阵地”。实施5G规模化应用工程,指导发布5G行业建设指南,促进行业应用向纵深发展。引导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开放典型应用场景,带动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三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锻造融合赋能“主力军”。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梯度发展格局。鼓励大企业搭建数字化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共享数据资源和能力,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

  事实上,信息通信高质量发展有效激发了数字经济发展活力。一季度,工信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动力更足,行业发展步伐稳健。新兴业务高速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4.8个百分点,逐步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动力源。电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一季度累计完成4252亿元,同比增长7.7%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行业运行整体向好。二是基础更牢,网络能力持续提升。网络基础日益完备截至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64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端口数超过1793万个,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算力规模快速增长梯次优化算力供给体系初步构建,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年增长率近30%。IPv6发展不断深化IPv6从“能用”到“好用”,移动网络IPv6流量首次超过了IPv4流量,占比超过50%,迎来了IPv6主导的互联网时代。三是应用更广,高速业务加快普及。连接规模持续增长,截至3月底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6.2亿户,千兆光网用户突破1亿户,移动物联网用户达19.84亿户,“物”连接数占比提升至53.8%,万物互联基础稳步夯实。融合应用走深走实,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移动物联网在数字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应用。四是体验更好,用户服务普惠共享。电信普遍服务纵深推进,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持续提升,5G网络向农村拓展,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用户获得感不断改善,一季度我国移动和固定宽带下载速率,相比2022年同期分别提升了59.9%和15.1%,移动数据流量资费持续下降。信息无障碍能力持续增强,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指导一批主流常用网站和手机APP优秀改造案例在全国推广应用。

  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做优做强信息通信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是夯实数字设施底座。研究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政策措施,推进“宽带边疆”、千兆光网“追光行动”、中小城市云网强基建设、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行动,一体化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技术产业创新。推动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领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深化行业融合应用。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信息消费、社会民生等领域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创新应用示范标杆,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王棕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