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服务实体经济

发表时间:2023-04-21 11:24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赵志国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持作用工信部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多个部门,制定出台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举措在全国51个试点城市开展产融合作创新实践,持续优化融资环境和产融生态。与21家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服务实体经济。创建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目前已入驻优质工信领域的企业近19万家,金融和投资机构1500多家,助企融资5136.2亿元。平台作为主要的渠道,支撑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落地,已累计支持4100多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融资规模超过了2700亿元。同时,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工信部会同多家金融和投资机构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共同探索成果转移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赵志国认为,新型工业化是高端、智能、绿色相互支撑的工业化,是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工业化,是“四个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工业化,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这为产融合作带来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产融合作,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总结经验,切实把首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取得的系列成果转化好、运用好,推动产融合作走实走深。二是深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金融的结合点,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效协同。三是发展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补短、锻长、强基,紧抓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企业,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汇聚金融资源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等领域。

  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介绍,2023年,工信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培育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一是引导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二是做好集群发展的指导和评估,开展优秀集群案例宣传和典型经验推广,加强对已认定集群的质量管理,确保集群发展取得实效。三是组织研究并出台促进集群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构建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工信部重点围绕提升主导产业优势、推进数字转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开放合作、提升治理和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开展集群培育工作,将集群打造成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沃土、区域经济发展壮大载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支点。陶青认为,首批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优质中小企业集聚成效突出,集群共入驻中小企业2.8万多家,贡献了超过1.8万亿元产值,共有制造业单项冠军5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8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约5000家,优质中小企业占到了集群企业总数的20%以上。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作用发挥明显,集群在高性能材料、智能芯片、精密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形成了高水平、专业化的配套能力。三是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集群主导产业均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对集群产值贡献率达87%,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集群治理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超过七成的集群建设或引入了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近九成集群建立了产业发展促进机制,超过九成集群建立了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共商、共享、共建、共治”的集群治理格局。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王棕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