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4月12日,全国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安徽省阜阳市正式拉开帷幕。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这是我国首次面向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领域举办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也是安徽省首次举办国家一类技能大赛。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阜阳市人民政府承办,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阜阳技师学院协办。
本届大赛分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组别。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及机械行业、中央企业560余名选手参加决赛。大赛共分为5个赛项,分别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个性定制与设计服务),数字化管理师(协同制造网络构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数字中台与远程运维服务),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机器人智能服务),供应链管理师(产品检测与客户体验服务)。各赛项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
以“服务赋能制造,匠心筑梦未来”为主题,本届大赛规格高、规模大、涉及广,包括选手、裁判、参赛代表团人员等各类人员2600多人。大赛主赛场2号实训楼室内面积3.82万平方米,周边布展区域约0.5万平方米。大赛期间,将举办开闭幕式、展览展示活动、高端对话会及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其中,4月10日—11日,参赛选手在安徽阜阳技师学院分组参加理论考试和适应实操场地,12日上午在阜阳大剧院举行开幕式,12日—14日在安徽阜阳技师学院进行实操比赛,15日下午在阜阳大剧院举行闭幕式。
在4月11日下午举行的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大赛组委会委员、办公室副主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刘新昌表示,目前,我国基本构建起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此项大赛是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的一项重要赛事,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拔、训练,直接为服务型制造领域培养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的重要作用,推动完善服务型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为制造业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于清笈表示,本届大赛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聚焦服务型制造发展趋势。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大赛紧贴服务型制造发展趋势和行业岗位人才需求,把服务贯穿于制造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作为首次举办的国家一类大赛,本届大赛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赛项设计内容新颖,注重大赛内涵与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方向,所有赛项竞赛平台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均为对标工业化设备标准,竞赛形式按照智能工厂的实际生产流程进行,竞赛任务基于真实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等环节,竞赛过程符合企业生产流程,竞赛考核的核心技能,正是该领域高技能人才在生产中所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另据获悉,大赛期间,还将配套举办多项活动。一是举办展览展示活动,包括先进制造技术装备展、阜阳技能绝活展等,交流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展现工匠绝技和风采。二是举办机械行业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端对话会及研讨会,分享先进制造产业前沿技术,共话高技能人才培养等话题。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仁
审核:张永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