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即将举办

发表时间:2023-04-03 17:4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于4月10日至15日在海南省海口举行。4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关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认为,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也是商务部“消费提振年”活动“月月有展会”的重头戏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消费供给、提振消费信心;有利于充分展现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展示自贸港营商环境和合作机遇;有利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以“全年乐享、全民盛惠”为主题,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6+12+52+N”系列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开展消费活动,提振消费信心。二是稳住重点消费,巩固消费大盘。三是优化平台载体,释放消费潜力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是“消费提振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恢复和扩大消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委自贸港工委办主任倪强介绍说,相比前两届,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参展国别数、品牌数和采购商数等核心指标均有提升,呈现出“三提升一安全”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提升展会品牌影响力。二是提升线下国际化水平。三是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四是全力确保展会安全有序。

  我国消费市场将继续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逐步扩大,我国消费品进口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态势,1-2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5%,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认为,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供给结构不断优化,预计消费市场将继续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2023年以来,商务部加快落实各项促消费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以及商务部开展的商务大数据对3月上旬和中旬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监测情况来看,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的态势主要呈现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商品消费提档升级。1-2月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金银珠宝、家具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5.9%和5.2%消费品进口额增长2%左右。从海南情况来看,一季度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达169亿元,同比增长18%。

  二是服务消费明显回升。3月份全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比2月上升1.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2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北京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顾客盈门,收入增长20%以上。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3.5%,海南等地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

  三是线上消费平稳增长。1-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同比增长5.3%快递业务量达到164亿件,同比增长4.6%。

  四是线下消费逐步回暖。全国各地步行街、商圈客流量明显增加,市场销售持续回升。3月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6%,持续回升。1-2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0%、5.5%和3.6%。

  五是城乡消费同步恢复。城市商业加快提升,1-2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5%。江苏、河南、湖北、四川是消费大省社零总额增长都超过4%,对全国消费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打造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为全球的消费精品提供了交易展示的平台,也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一环。作为以消费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展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对促进消费品进口、扩大优质供给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搭建展示交易平台。二是放大展会溢出效应。三是发挥政策叠加优势。2022年,我国消费品进口额达1.9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倍多,占进口总额比重达11%;跨境电商进口5600亿元,比2021年增长4.9%。盛秋平指出,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展会在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紧扣消费,突出品质,聚焦国际,旨在打造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对恢复和扩大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优化消费供给。二是引领消费潮流。三是提振消费信心。四是共商消费政策。五是带动当地消费。

  徐兴锋介绍,2023年以来,商务部着眼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着眼于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政策措施,疏堵点解难点。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出台一批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畅通二手车流通,发展绿色智能家居消费,进一步释放大宗消费潜力。

  二是举办消费促进活动,聚人气提信心。继续组织好“消费提振年”活动,充分发挥各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市场主体作用,刚才盛部长已经就“消费提振年”总体活动安排“6+12+52+N”向大家作了介绍,就是要通过这些活动形成波浪式消费热潮,即将举办的消博会就是“月月有展会”的重点展会。

  三是创新消费场景,扩融合优体验。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鼓励各地打造更多的商旅文体融合消费新场景,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扩大品牌品质消费,促进绿色、健康、智能、时尚等新消费,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消费新的增长点。

  四是改善消费条件,强供给提品质。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特色,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释放城乡消费潜力。

  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是展示海南自贸港形象的重要窗口。倪强表示,海南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不动摇,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实现从“顺利开局”到“蓬勃展开”到“进展明显”再到“蓬勃兴起”。一是逐步构建自贸港政策体系。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180多项政策文件相继落地生效,“两个15%”所得税优惠政策、三张“零关税”清单有序实施,关键核心政策成效初显。二是持续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制定实施制度集成创新三年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累计发布15批134项制度创新案例,以更深层次改革促进更高水平开放。三是积极打造外商投资新热土。近五年来,海南自贸港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63.5%,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之前30年的总和,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98家,覆盖142个国家和地区四是全面启动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一号工程”目前正按照“2023年底前具备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工作2025年底前实现全岛封关运作”的部署,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各项任务。

  海南省商务厅厅长、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张斌介绍,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特别突出采购商和参展商的匹配,通过多渠道的精准邀请,众多境内外的采购商特别是境外采购商将到会洽谈采购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35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将到会采购。二是采购商覆盖领域广专业性更强三是供需对接质量更高。为了提升参展参会的体验,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组委会建立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目的就是要精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让每位来参加消博会的人员都感到安心、顺心、开心。在城市保障方面,一是优化交通组织。二是提升餐饮质量。三是满足住宿需求。在客商服务方面,一是提供展品便利化通关服务。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疫情防控方面,展期内不再查验核酸,体温正常、佩戴口罩人员即可入场但是有发热等不适情况的以及出现新冠病毒核酸或者抗原阳性人员建议暂缓参会。

  据介绍,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各项指标将全面超过第二届展览面积约1800平方米,同比增长20%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3100余个知名品牌参展;意大利为本届消博会主宾国参展品牌达147个,已确认7个国家的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近30家世界500强或行业头部企业全球CEO线下参会;30个省区市领导率交易团参展,采购商和专业观众预计超5万人。展会期间将举办百余场论坛研讨、成果发布、贸易洽谈、投资推介等活动。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