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同推进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

发表时间:2023-03-20 13:05
分享到:
    2022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关系国计民生、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同时,工业领域碳达峰是“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不仅对工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能源紧缺的当下实现工业领域的碳达峰,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步。

  工业领域碳达峰需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明确减排不是减生产力,更不是不排放,是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融合、供应链协同等措施,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工业领域各行业在经济体系中相互依存,互相融合,存在较强的耦合机制,厘清工业重点行业碳排放特点,明确隐含相关部门碳排放流动关系网络中的作用和贡献,以推进工业重点行业碳排放协同达峰为抓手,推进实现“双碳”目标下工业领域碳达峰的战略需求。

  一方面,加强重点行业碳减排技术的协同发展,重点推进CCUS、原料替代、燃料替代等碳减排技术在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部署和应用。钢铁、水泥、化工等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产量大、能源消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碳减排压力大、任务重。钢铁行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13.4%16%。加强废钢利用、提高电弧炉炼钢产量占比是钢铁行业结构节能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钢铁行业有关部门应规范废钢铁回收利用相关政策,加大对废钢铁回收企业的政策扶持,同时,持续开展电弧炉炼钢等低碳技术的研发,提高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降低钢铁生产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峰值,持续减排仍需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因此,首先应通过错峰生产和产能减量置换等政策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同时,需进一步在生产工艺碳减排(如替代原料、熟料替代技术等)、生产能耗碳减排(如替代燃料、富氧燃烧技术、高效粉磨等)、新技术碳减排(如水泥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力度,降低水泥生产单位碳排放。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接近14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2%。化工行业脱碳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由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导致化工行业的碳强度高于其他国家。因此,化工行业应通过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和低碳技术改造、低碳循环及高效利用等途径实现行业减排,并做好“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两个替代。

  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业领域各行业协同管理,搭建全产业链协同配合的新兴产业合作平台,建设一批新型绿色工业园区。首先,工业领域碳排放达峰工作需坚持贯彻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要求,做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策略上要稳中求进,统筹做好加减法;行动上要扎实推进,保持定力不动摇。降碳和减污是做减法,扩绿和增长是做加法。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发展低碳负碳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即为“降碳”;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即为“减污”;增强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扩大环境容量即为“扩绿”;只有建立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工业发展和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其次,工业园区是工业生产和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聚集区。工业园区要充分发挥产业链供应链集聚、基础设施集约、行政管理高效等优势,成为工业部门乃至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领头羊和示范区。一是,要摸清工业园区碳排放总量,加强园区碳排放管理与核算体系,坚持系统观,从生命周期视角,既要看直接排放(园区边界内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也要重视间接排放(园区所用燃料的上游生产运输过程排放和外购二次能源的生产运输过程排放)。二是,要加快推进园区产业低碳协同发展。对于新审批园区,通过充分研究规制要求确定明晰、严谨的准入条件,使园区总体规划具备低碳约束性,保障园内产业的整体协调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对于既有园区,借助产业整合、土地流转等时机,吸引节能低碳型项目进驻,通过具体项目的低碳化改造,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不断趋于低碳化。(李浩、路洋)



编辑:李岩清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