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统计局:工业生产恢复加快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发表时间:2023-03-15 17:22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伴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1-2月份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但是,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需求不足仍较突出,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说,2023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社会上有观点认为,2022我国经济增长基数比较低,2023年增长会不会比较快同时有观点认为,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较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目前看法不一。

  付凌晖认为,经济增速如果过低可能导致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风险就会增加。如果经济增速设定过高,会导致各方面资源条件比较紧张,不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阶段,我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政策落实落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国经济5%左右预期目标符合发展实际和需要

  2023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社会公众比较关注付凌晖认为,我国经济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有条件、有基础、更有信心实现增长目标,要按照有关要求,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做好,真正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实现发展预期目标。第一,我国经济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符合发展实际和需要。首先,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改善民生,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由于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国就业压力比较大促进就业稳定关键还是要推动经济稳定增长,5%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扩大就业,稳定经济,改善民生。其次,我国经济5%的预期目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第二,我国经济5%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经济增长趋于下行,主要国际组织对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期都是下调,说明世界经济运行增长态势放缓。同时虽然一些主要经济体大幅加息,通胀水平比2022年有望回落,但总的来看还是属于高通胀水平。高通胀情况下,地缘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压力会逐步显现。从国内来看,国经济总量非常大,1个百分点的增长可能相当于过去几个百分点的增长,增量非常巨大。我国经济运行在逐步恢复,但是也要看到在疫情冲击的这几年当中,不论企业还是个人资产负债表受损的问题需要时间修复。

  第三,我国实现5%左右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充满信心。一是我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物质技术基础已经非常雄厚,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创新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二是2023年疫情对生产需求的抑制性作用有较大幅度消除,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三是政策会持续加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会对实现全年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四是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将极大激励和振奋经济发展信心。

  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需求回升向好。二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三是经济循环逐步改善。四是市场主体活力趋于增强。付凌晖介绍,1-2月份,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加快好转,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实际上,生产需求的改善对于整体经济运行好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1-2月份,我国工业生产恢复加快,企业预期好转从1、2月份的情况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企业生产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生产在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当中,小微型企业1-2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2.4%,速度快于大型企业。从制造业PMI来看,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52.6%,达到了近年来较高水平。同时,服务业PMI回升到55.6%,达到了近期高点。2022中国制造业PMI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很长时间处于临界点以下2023年2月份已经回升到临界点以上所有情况都表明企业活力、市场活力逐步增强,目前市场中的个体工商户、小型企业的活力和预期都在改善。付凌晖表示。

  当然也要看到,2022年由于疫情等多方面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运行循环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202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增长趋于放缓,外部主要经济体通胀问题比较突出,地缘政治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环境依然复杂从国内来看,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处在初步恢复阶段,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稳定经济运行、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不断继续上升

  制造业是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2010年以来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一,经过长期的积累,制造业基础形成了一个规模比较大、体系比较完善、竞争力较强的体系。2022年,由于受外部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预期一直有所波动,四季度连续个月低于临界点以下。从2023年的情况看,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我国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预期开始改善1-2月份,我国工业生产恢复加快,企业预期好转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9%。其中,制造业增长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40.8%、16.3%。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些年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在金融方面、信贷方面支持制造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1-2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制造业投资保持了8.1%,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1%,制造业升级态势比较明显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6.2%、12.3%。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3%、20.5%针对“2023年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制造业将如何发力的媒体记者的提问,付凌晖表示,1-2月份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不断继续上升其中2月份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了52.6%,充分说明企业的预期在好转,也表明2023年经济企稳回升有很好的微观基础支撑。

  2023我国经济有望整体好转,市场需求会扩大,带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会加大。付凌晖分析,从下阶段来看,我国制造业预期仍然会保持总体稳定因此未来制造强国怎么发展,关键还是要坚持创新驱动目前,我国整个制造业规模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制造业生产还面临一些薄弱环节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弥补生产、销售、研发各方面的短板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张永杰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