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聚焦】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我国经济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发表时间:2023-03-13 14:22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各方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和趋向普遍看好。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国两会提出了2023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5%左右。我国完全有信心能够实现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完全有信心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他说,实现经济增长的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2023年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二是对2023年两个多月以来经济运行相关情况的观察。从中长期来看,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各项指标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经济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2022年,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国际经济国内疫情反复延宕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情况下,我国经济取得成绩可圈可点。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好的防疫成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的经济增长高于美国的2.1%日本的1.0%德国的1.8%同时,“中国价稳”与“世界通胀”形成一个鲜明对比反映出国经济有强大的韧性特别是在困难和冲击下顶住了压力,表明我国经济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康义认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一般是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这四个方面来衡量。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稳定实现了3%的GDP增长,GDP总量达到了121万亿元,人均GDP达1.27万美元。我国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和其他国家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全年CPI仅上涨2%,保持温和上涨。我国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度中有所波动,到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我国国际收支保持总体平衡,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外汇储备仍然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2022面对复杂的局面和困难,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没有松懈,可以说是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松劲,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一是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创新首先得有投入,2022年研究试验经费投入突破了3万亿元,与GDP之比达到2.55%,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已经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2022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又前进了1位,由第12位上升到第11位,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很多创新成果有目共睹

  二是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我国经济结构、区域结构等各方面表现更加协调。产业结构方面,2022年制造业在GDP占比达到27.7%,比2021年提高0.2个百分点。需求结构方面,2022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9%,比2021年提高4.8个百分点。城乡区域结构方面,202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比2021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三是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比如能源消费,因为国际能源价格上涨,2022年我国充分发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作用在煤炭消费量增长4.3%的情况下,单位GDP能耗下降0.1%。同时,空气、水、土壤等都有很大的改观特别是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了3.3%。

  四是开放发展提质增效。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的朋友越来越多,最近很多国际商会和跨国公司都纷纷表示,中国不是多选题而是必答题。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9.4%,我国仍然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3年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1—2月份外贸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增长0.9%。

  五是民生福祉持续推进。我国有7亿多的就业人口,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就业市场没有发生规模性失业,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同时,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各项民生保障有力。

  国经济增长有望向潜在增长率回归

  2022年是极不容易的一年,也为我国积累了更多的宏观调控经验,调控成果为今后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留下了更多可操作的政策空间。康义表示,2022年国经济顶住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保住了经济大盘的稳定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宏观经济保持总体稳定,取得的成绩极为不易,彰显了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为2023年乃至今后经济工作奠定了很好基础。我国有巨大规模的市场,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有很好的生产要素条件,所以长期向好的趋势和发展空间巨大客观存在。国际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都在研究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对国经济潜在增长基本上都落在5%-6%之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国经济增长有望向潜在增长率回归。比如,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差距在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东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高于东部地区表明协调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2023我国经济预期目标非常有信心能够实现,能够推动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康义分析说,对于2023年两个多月以来经济运行的观察,第一个方面是市场信心、市场预期正在改善。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PMI相关指标,其中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2.6%,创130个月新高,表明市场主体对未来预期比较有信心国际上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调高了我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从世界经济情况来看,2月份以来因为经济的复苏,很多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的看法变得不那么悲观,都调高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第二个方面是一些实物量指标,比如铁路货运量、发电量、用电量都出现了稳定上升。第三个方面主要经济出现明显改善包括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生产指数等。

  康义表示,国经济前景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国际上不确定性也很多,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我国国内经济运行当中本身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企业还存在订单等方面困难人民群众的就业、收入的增长还面临不少困难,经济运行当中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所以接下来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芊诺

责编:李岩清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