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3月7日,2023中国(广饶)数字经济峰会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东营市广饶县顺利召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鲁春丛以《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鲁春丛
鲁春丛认为,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驱动力量,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工业互联网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产业为支撑、应用为牵引,为IT、CT、OT、DT技术换道超车带来重大机遇。
鲁春丛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政策体系持续完善。2017年11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规划对工业互联网做出明确部署,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 20个部门组建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网络、平台、数据、安全、融合应用等方面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第二,功能体系不断优化。在网络体系上,基础电信企业正加快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高质量企业外网。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个,基本实现全国地市全覆盖。与此同时,工业企业还积极运用工业以太网、窄带物联网、5G、边缘计算等新型网络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内网改造升级。
在平台体系上,“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平台超过240个,重点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过80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760万家次。
在数据体系上,2022年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外发布,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加速了数据流通交易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目前,我国已成立超40家数据交易所,数据要素市场蓬勃增长。
在安全体系上,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逐步构筑。威胁监测和信息通报处置不断加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覆盖国家、省、企业的三级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可覆盖980万台联网设备,近14万家工业企业,165个重点平台监测预警、威胁处置等保障能力有效增强。
第三,融合应用空前活跃。截至2022年9月,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7.2%和76%。应用主体由点及面,由龙头企业单点应用,拓展至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应用行业由点及面,由个别行业单点应用,向包括原材料、装备制造在内的45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加速渗透;应用场景由点及面,从研产供销服各环节单点应用,向全环节全流程综合集成应用延伸。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