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聚焦】全国人大代表周金波: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

发表时间:2023-03-09 13:1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作为建材行业代表,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为行业发声,是我的荣幸。会前通过积极走访调研,通过相关企业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材料,并认真撰写建议材料。今年我主要关注对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投入,以及碳排放“双控”等方面。”全国人大代表,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周金波告诉记者,这次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的建议》,希望能为促进建材行业、企业的健康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水泥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占比更是高达13.75%。在“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碳减排已成必然趋势。”周金波表示,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水泥企业通过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实现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为加快推进,周金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制定水泥行业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
  “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是碳市场运行的关键,它关系到碳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并最终影响碳市场功能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配额的初始分配关乎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主体的积极性以及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对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周金波说,
  二是构建水泥行业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水泥行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原料分解和化石燃料燃烧,分别占比约63%和35%。建议依据生态环境部下发的水泥行业碳排放补充数据表的核算方法,以水泥熟料生产工序为核算边界;对非化石燃料进行豁免不纳入计算,鼓励可燃废弃物作为水泥熟料生产替代燃料;对2013年下发《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修订完善,并正式下发。”周金波说。
  三是建立水泥行业碳排放核查质量管理体系。
  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水泥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为科学开展水泥行业碳排放核查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加强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核算专业性;加强控排企业基础数据质量控制水平,提高基础数据准确性;建立对第三方及控排企业的监管机制,加大违法责任追究力度;参照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要求,探索采用在线连续监测方式获取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确保核查基础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四是严控水泥产能置换,建议新建产能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取碳排放配额。以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为契机,对产能置换的新建生产线须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取碳排放配额,严控新增产能;建立更加严格的水泥熟料产能淘汰标准,加速高能耗、低水平、高排放的低效产能以及长期不运行的“僵尸”产能的淘汰。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