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聚焦】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发表时间:2023-03-07 15:1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秦刚表示,当今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
  谈及今年中国外交的重点和亮点,以及对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交的期待和展望时,秦刚介绍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二十大对中国外交规划了顶层设计,明确了使命任务,作出了战略部署。秦刚表示,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中外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关于今年中国外交特别是元首外交的重点和亮点,秦刚进一步强调了六点:
  一是将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特别是全力办好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大主场外交,不断展现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
  二是将以维护核心利益为使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和遏制打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三是将以伙伴关系为依托,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越来越铁。
  四是将以开放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内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反对“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维护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五是将以多边主义为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六是将以外交为民为理念,始终将海外中国同胞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将外交为民的责任担在肩上,加强对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服务和保护,使中外交往更安全、便捷。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动荡与变革交织,团结与分裂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秦刚表示,新征程上的中国外交,是充满光荣梦想的远征,是穿越惊涛骇浪的远航。“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在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问题时,秦刚说,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词。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国家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
  秦刚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的启示。
  一是独立自主。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行得通,就是因为它立足中国大地,植根中国文化,契合中国实际。中国的成功发展充分证明,各国完全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是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人民不仅物质上富足,而且精神上富有。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不是现代化,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不是现代化,精神空虚、失德失序也不是现代化,各国人民都应有平等发展、追求幸福的权利。
  三是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一不靠战争,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夺,我们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条有别于西式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四是开放包容。人类的现代化不应孤芳自赏,而应百花齐放,尊重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彼此交流互鉴,精彩绽放,美美与共。
  五是团结奋斗。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一盘散沙没有希望,团结奋斗才有力量,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果像有的国家那样政党纷争,只说不做,朝令夕改,再好的蓝图也只是画饼充饥、空中楼阁。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世界和平、正义、进步力量的壮大。我们希望也相信,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成为现实。”秦刚说。
  秉持公平公理 坚持同舟共济
  中方在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方面打算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将采取怎样的举措?
  对此,秦刚表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团结合作可以战胜新冠疫情,可以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化解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迈向全球治理的道路并不平坦。”秦刚表示。
  中国古人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古人还讲“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精神;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对霸权私利;要坚持同舟共济,不搞分裂对抗。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有过上更好日子的权利,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事务中应该享有更大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秦刚说。
  秦刚表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将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 铺就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有记者问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美欧出台的全球基建计划是否有竞争关系?有人质疑“一带一路”可能导致“债务陷阱”。
  对此,秦刚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优质公共产品,优在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因为优质实用,所以广受欢迎,迄今已吸引了世界上超过3/4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倡议已经提出十年了,从当初的蓝图变成今天的实景,化作了各国发展的实效,百姓民生的实惠。十年铺就了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留下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
  秦刚介绍,10年里,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了万家灯火。蒙内铁路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鲁班工坊”帮助20多个国家的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中欧班列迄今已开行6万5千列,是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是运送防疫物资的健康快车。
  “今年,中国将以主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一带一路’取得更丰硕的成果。”秦刚说。
  秦刚表示,“一带一路”是务实开放的倡议,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合作中我们有商有量,在交往时我们重情重义。对于其他国家的倡议,只要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我们都欢迎;只要不夹带地缘政治的私货,我们都乐见其成。
  秦刚特别强调,所谓“债务陷阱”,这顶“帽子”无论如何不能扣到中国头上。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占比超过八成,这才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的最大来源。特别是去年以来,美国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急速加息,各国资金纷纷外流,使有关国家的债务问题雪上加霜。
  “中国一直致力为相关国家纾困解难,在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中贡献最大。中方将继续以建设性态度参与国际债务问题的解决,同时我们也呼吁其他各方共同行动、公平分担。大家坐下来商量,办法总会比问题多。”秦刚说。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