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新营销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两会聚焦】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每年核准10台以上核电机组
发表时间:2023-03-06 16:0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积极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联合其他14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拓展内陆地区建设,推广核能供暖》的提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核电技术列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成果之一,并强调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按照2030年、2050年核发电量占比分别达10%和18%测算,核电在运装机至少需达到1.5亿千瓦和3.8亿千瓦。“根据这样的测算,我们未来十年必须保持每年核准1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发展力度。”杨长利分析。
目前,我国核电发展空间布局尚不平衡,全部集中在沿海区域。但核电建在内陆已是普遍现象。据统计,除中国大陆外,全球内陆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比例高达64%和44%,美、法、俄等核电大国超半数机组在内陆。据杨长利介绍,全球内陆核电机组绝大多数采用二代技术,平均运行年限超过30年,最长的3台机组已运行54年,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
“我国规划的内陆核电厂址具有足够抗震裕量、抵御洪水和干旱的能力。近年来,针对主要关注的水资源保障、低放废液排放、严重事故对流域影响、应急预案可行性等问题,核电界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结论表明在内陆建设核电技术上完全可行。”杨长利表示。
除提供电力外,核能在清洁供暖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非电领域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国外已有69台在运核电机组开展了核能综合利用,累积了约750堆年的运营经验。俄罗斯、瑞士、乌克兰等8个国家利用核能进行区域供暖,瑞士贝兹瑙核电厂已为附近居民提供了30多年的供暖服务。
在我国,除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之外,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在保障安全发电的同时,也开展了核能供暖示范。三个项目累计供暖面积59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标煤消耗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后续如大规模推广,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长利表示。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