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新营销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两会聚焦】全国政协委员邹磊:强化碳市场法制建设 丰富碳市场参与主体
发表时间:2023-03-06 15:4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自2021年7月正式开启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建设在“双碳”目标进程中备受瞩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表示,碳交易体系不仅在控制和减少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作用,也将成为应对绿色壁垒、提升中国国际碳定价能力的重要市场手段。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15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至今累计成交总量约2.3亿吨,累计成交总额约105亿元,交易活跃度有待提高。事实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影响企业排放意愿、调节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化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的重视。
中国碳市场不仅要建成,更要建好。基于相关情况,邹磊给出五项建议。
一是强化碳市场法制建设。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并进一步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加快财税、金融、司法等领域涉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各层级制度,确保企业获得、转移、注销碳资产全过程有法可依。同时,做好碳资产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法律纠纷适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关准备工作。
二是尽快丰富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加快除电力外重点排放行业进入碳市场进程;加快研究、推动机构、个人入市交易,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有效提升碳市场活跃度。
三是制定碳市场建设时间表与碳配额分配方案。碳市场要考虑短期技术及能源结构迅速变革的困难,避免出现因碳成本增加而导致的能源安全问题。
四是加快减排量市场与碳市场的对接。加快在当前碳达峰阶段的国家核证减排量体系建设,推动减排量尽快进入碳市场交易,形成碳汇、碳捕集及利用等领域减排价值实现机制。
五是加快碳市场国际化。国家层面推动建设国际碳交易场所,做好碳市场、碳资产数据保护,辐射“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国家等。鼓励研究开发自主碳信用产品,提升国际碳定价话语权。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