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艳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开启,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走上“委员通道”,接受记者提问,内容涉及航天、新能源汽车等。
李书福:国产新能源车镍和锂回收率超95%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消费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去年出口新能源汽车67.9万辆,同比增长120%,而且中国连续八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世界第一。
李书福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具有几个特点,第一,战略非常清晰,方向明确,目标具体;第二,执行、推广、实施非常严格,很有序,管理得很好;第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始终围绕着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这样一个生态链的体系性的建设。举例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个循环利用可再制造能力在不断提升。比如,在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方面,中国的回收利用水平很高,镍和锂的回收超过95%,非常绿色环保。
“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所以用户的消费体验会越来越好。”李书福表示,“现在中国每年投放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很多,琳琅满目,而且每年都出现一些爆款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排队买不到,我借这个机会建议大家可以选购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表现?李书福认为,主要就是中央决策的英明,方向的清晰和政府以及中央有关部委采取的政策措施非常精准、有力、到位。例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绿牌政策、免征购置税等等,都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以及产业链核心技术不断的突破和成熟发展。
“当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今天这个局面,也有社会各界、有关方面的支持、帮助、关心。”李书福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我们很有信心,我们的天空将会变得更加蔚蓝,空气质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唐长红:中国蓝天结束只有国外干线客机的历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型号总设计师唐长红表示,今年正好是大型运输机运-20飞机首飞的第十年。十年来,运-20从科研试飞到服役创造了很多记录,经历了一系列严酷的考核,多次执行特别任务,从抗疫救灾到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它的航迹遍布我国大江南北,远赴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受到国际瞩目,彰显中国力量。
“去年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所有试飞任务,通过适航认定,获得了中国民航所颁发的适航审定的型号合格证,这一型飞机去年正式进入航线,开启了航线验证飞行。”唐长红表示,在中国的蓝天上,结束了只有国外干线客机的历史,这凝结着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在去年珠海航展上,大家看到并驾齐飞的还有大型水陆两栖应急救援飞机AG600和运-20的加油机,大飞机的家族在不断壮大,大飞机的研制是国家综合能力的体现。
运-20飞机的研制5年首飞、8年交付,这样的奇迹怎么做出来的?唐长红表示,密码真谛就在于自立自强、自主创新。我们想争一口气。在运-20飞机研制过程中,参与人员发扬大协同、大创新、大奉献的精神,先后攻破了很多技术难关。从数字化的设计、数字化的制造、仿真模拟到相关网络的协同管控,深层次地渗透着时代的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航空科技工作者,我深深地体会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质上就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想用我们就有,想干就能,我们已经踏上高水平科技发展的万里征程。”唐长红表示,在打造大国重器的征程上,我们探索创新的步伐不会倾斜,航空报国不负重托,我们必须也一定能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顾学明:“一带一路”建设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介绍,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在制度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依托,在国际合作方面不断开辟新路径,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顾学明表示,回首这10年,“一带一路”建设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中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翻了一番,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增长了80%。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使3200万人摆脱中等或者中度贫困。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开放领域研究的工作者,我深切地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回应了时代的命题,彰显了中国理念,体现了中国格局、中国担当、中国贡献。” 顾学明说道。
顾学明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全世界。展望未来,前景光明,但任务依然艰巨,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高水平开放,行稳致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