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聚焦】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突破瓶颈推动高度自动驾驶落地规模化商用

发表时间:2023-03-05 12:2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自动驾驶技术是国际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关注焦点之一。目前,中、美、欧、日等都将驾驶自动化技术作为交通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并从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布局。
  “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等部署的重要抓手,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取得领跑优势,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突破政策瓶颈助推自动驾驶车辆合规应用
  “在自动驾驶上半场,我国在技术上已经获得领先优势。根据全球领先的公共及商业咨询公司Guidehouse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最新全球自动驾驶公司竞争力榜单,中国企业百度再次位列自动驾驶‘领导者’阵营。而在政策方面,有待跟进。”王先进介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动相关立法,例如日本在2022年修订法案将在23年允许L4上路,美国也有明确政策允许汽车制造商取消方向盘,促进无人车普及方面的相关政策更加便利。
  王先进表示,过去一年,我国自动驾驶技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无人化”进程明显加速,为无人驾驶车辆规模化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先进表示,地方自动驾驶无人化商业化实践取得实质进展。《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22版)等文件相继发布。
  此外,国家自动驾驶政策法规突破取得阶段性进展。工信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释放了国家支持引导自动驾驶车辆合规应用的积极信号。
  “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但机会也稍纵即逝,需要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突破政策瓶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才能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王先进说。
  制度创新解决行业难点痛点
  无人化是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必经阶段和最终目标。当前,我国已进入自动驾驶汽车无人化测试新阶段,去掉高成本的人类司机成为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商用的先决条件。在我国无人驾驶车辆规模化商用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点和痛点?面临哪些问题?
  王先进表示,技术难点方面,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迭代的过程中,各技术模块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难题需要解决。例如:业界热议的感知大模型技术能否落地上车、能否用好?面临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而带来的数据爆发式增长,如何找到纯度更高的数据,并进行高消化吞吐等。
  政策痛点方面,全无人自动驾驶亟待扩大示范应用区域,但在我国对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缺乏法律认可,让自动驾驶无人化推进受到牵制。各地自动驾驶管理标准不一,在测试牌照申请、测试数据上传等方面无法实现互认和统一,也让企业推进自动驾驶的效率大打折扣,同时承受较大运营成本压力。以北京为例,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管理执行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和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两套机制,在测试牌照申请、测试数据上传等方面无法实现互认和统一。
  “除了上面提到的技术与政策难点外,当前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在于社会公众心理承受能力的培育。客观而言,自动驾驶不是绝对安全,但安全性会高于人类驾驶员。因为自动驾驶可以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占比高达94%的那部分交通安全事故。”王先进说。
  王先进表示,此外,加速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必然面临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如何找到纯度更高的数据,并进行高消化吞吐等是一大挑战。但这并非不可攻克的难关。国内企业如百度就提出了“高提纯、高消化”的数据闭环设计理念,全面强化有效数据等收集促进技术成熟。  
  “所以,科技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的配套。需要以更大的改革创新魄力,给创新最好的发展环境。”王先进说。
  加速自动驾驶在真实场景落地
  全球自动驾驶企业正经历“大浪淘沙”,可以看到两极分化的趋势。是否可以做到“全无人落地”,是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重要分水岭。
  “目前重庆、武汉都已开展全无人商业化运营,北京亦庄核心区亦开展车内无安全员的全无人自动驾驶测试。说明中国企业已经跨越了全无人这道分水岭,只是尚且还处在点状示范阶段,亟需连点成片适应真实场景需求。尽快扩大示范区,增加城市复杂道路、高速、机场等真实场景,提高自动驾驶车辆对各种复杂场景的适应性是当务之急。”王先进表示。
  如何进一步推动高度自动驾驶落地规模化商用落地?王先进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快支持自动驾驶无人化商业化的政策的扩区复制,加速自动驾驶在真实场景落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开展车内无安全员的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商业运营,将示范区验证成熟的政策推广复制到更多区域,实现跨区域运营。开放机场、高速公路等典型应用场景,以更多的有效数据促进技术成熟。
  二是加快国家层面政策法规制修订,支持自动驾驶车辆合规探索规模化商业应用。建议公安部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尽快给予高度自动驾驶车辆法律认可,明确责任承担方式。建议工信部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交通运输部在自动驾驶运营管理政策中为车内无安全员的技术应用预留空间。
  三是加快完善相关标准规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建议国家层面加快出台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管理等标准规范,推动自动驾驶系统车辆的测试结果、测试牌照、测试数据等跨省域政策互认。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