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聚焦】全国政协委员黄宝荣: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发表时间:2023-03-04 23:1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算力、算法和数据,要“存好、管好、用好”数据,促进数据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创新,努力挖掘、释放数据价值。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三类关键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与总体经济相似,数字经济同样存在“东强西弱”的状况。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副主委、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推进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提案》,提出加强东西部协作,支持东部算力需求落地甘肃,支持革命老区打造红色数据灾备基地,加速网络发展,支持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地等建议。
  黄宝荣表示,“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是践行数字经济发展新理念、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体现。算力的快速发展正成为支撑数字经济纵深发展的新动能,但数据中心同时也是高耗能用户,能耗指标、电力供应是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能源电力成本占算力成本的60%。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增速超过25%,算力规模达到全球第二,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
  黄宝荣介绍,近年来,甘肃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全面打造国家级算力保障基地和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绿色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项目,属于东数西算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建成后将重点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但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与发达省份相比,甘肃庆阳节点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发展问题。”黄宝荣表示,一是缺需求,缺乏与东部算力需求旺盛省份的沟通渠道和平台,急需头部企业入驻,急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数据和算力需求落地。二是缺通道,基础电信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云服务企业和CDN企业之间的互联通道打通存在瓶颈,制约数据中心集群招商引资和后续发展。三是缺资金,“东数西算”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人才支撑保障能力有限,制约区域经济新引擎的打造。
  为充分发挥国家布局甘肃枢纽节点的战略作用,高品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高质量完成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引育做大区域数字经济,助力革命老区焕发新颜,缩小东西部差距,黄宝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东西部协作,支持东部算力需求落地甘肃。建议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将各类数据处理落地西部节点数据中心,提高西部节点的利用率。协调建立与东部省份的沟通交流机制,力促达成“结对子”协议,鼓励低时效性的东部算力需求积极向西部转移,引导东数西存、东数西训、东数西算、东数西渲等业务场景落地。
  二是赓续红色血脉,支持革命老区打造红色数据灾备基地。庆阳老区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红军三大主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具备赓续红色血脉的独特优势。立足国家战略数据安全备份需求,顺应“东数西算”发展趋势,建议引导有关数据灾备中心布局庆阳集群,支持承接国家红色主题数据资源和全国党政军红色数据灾备,建设国家级红色数据灾备基地。
  三是加速网络发展,支持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地。建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是为“东数西算”战略实施提供低延时、高质量的数据传输网络,促进数据跨网、跨区域流动的关键和基础,建议在庆阳布局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疏通各类型网络流量,提高数据传输质量,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间高效互联互通,提升出甘通道承载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
  四是进一步明确跨域算力网政策和运营机制。建议建立数据资源质量评估与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建立标准化的算力运营管理平台,面向计算、存储、安全等多种类型的算力基础设施服务,打造跨平台、跨层级、跨区域的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和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推动算力资源一体化调度,保障跨域跨城市算力网加快建设。
  五是将“东数西算”园区列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层面出台比一般工业园区更优惠的税费等政策,使其合理运用多种优惠措施进行招商引资和各层次人才引进。扩大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支持枢纽节点的资金额度,帮助地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给予西部地区更多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能耗指标,将位于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的数据中心能耗全部单列,在新能源保障、电价、财力支撑等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