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车市节后需求整体恢复情况较好,集客较1月明显提升,但消费者观望气氛浓厚。多家车企陆续调整销售价格,终端促销力度加大,促进了终端销售。叠加政策透支效应尾声、2月工作天数较短等原因,销量整体状况不及预期。”在3月1日召开的月度分析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朗学红预计,2月汽车市场整体平稳,乘用车终端销量在140万辆左右,3月有望达到180万辆。
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 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1%,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朗学红表示,2月往年多是春节月份,是产销淡季。今年2月汽车市场略好于往年同期,但低于汽车经销商的预期。
在本次调查中,80.2%的经销商认为2月销量未达预期。主要表现为部分经销商表示厂家任务量较高,且在途车辆较多,库存压力较大,资金流转情况较差;市场竞争激烈,终端销售价格混乱,毛利持续走低,导致经营利润下滑;经济回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当地购买力不足,导致客流及订单下滑。
从分指数情况看,2月库存、市场需求、平均日销量、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上升,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下降。2月汽车生产端有所恢复,经销商补库动力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多家车企降价销售,经销商经营状况下滑。
从区域指数情况看,2月全国总指数为58.1%,北区指数为56.0%,东区指数为54.5%,西区指数为68.1%,南区指数为64.5%。
从分品牌类型指数看,2月进口&豪华品牌、合资品牌指数环比下降,自主品牌指数环比上升。
朗学红表示,自2月以来,湖南、四川、宁波、嘉兴等多个省市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刺激需求释放。预计多个城市春季车展将在2月下旬至3月开展,3月份汽车有望稳定增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厂家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节销售目标,避免供求失衡导致经销商库存过高;建议金融机构适度调整增加对汽车消费贷款的利率补贴;厂家能及时兑现经销商返利,适度增大商务政策帮扶力度等措施。
二手车市场景气度较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二手车经理人指数”(UCMI)显示,2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8.6%,处于荣枯线以下,二手车市场景气度较低。
市场需求方面,2月市场总需求有所增加,二手车经理人认为“增加”的比例为10.9%;“减少”的比例为6.6%;“基本持平”的比例为82.5%。
集客量方面,2月线上集客量与线下集客量均有所增加。其中认为线上集客量“增加”的二手车经理人比例为11.4%;认为线下集客量“增加”的经理人比例为14.3%。
交易量方面,2月二手车交易量基本持平,认为“持平”的比例为81.8%;认为“增加”的比例为9.7%;“减少”的比例为8.5%。
库存方面,2月库存量基本持平,库存周转时间有所增加。其中认为库存量“持平”的经理人比例为10.2% ;认为库存周转时间“增加”的比例为16.7%。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总体来看,春节过后,客流有所提升,但车源紧张收车价格上涨,库存压力略有好转,2月二手车商经营面表现一般。在接受调查的二手车经理人中,有三成表示2月资金流通情况与去年12月相比增长10%-30%,同时有七成的经理人预计3月资金流通情况将与2月基本持平。
二手车经理人对2月的市场预测较为谨慎,预期指数为49.1%,处于荣枯线以下,二手车市场景气度仍处于不景气区间。
汽车消费指数高于上月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消费指数”,2月汽车消费指数为74.6,高于上月。
从构成汽车消费指数的分指数看,2月需求分指数为73.3,高于上月,预期3月购车需求会有所增长。按照历年的汽车销量走势,3月也是一年中的汽车销售旺季,各地的促销政策和促销活动频出,随着宏观经济向好发展,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逐步回升,多种因素促进购车需求增长。
2月入店分指数为75.8,高于上月,预期3月入店购车人数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今年3月是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旺季,随着消费者消费信心的提升,在各地促销政策和经销商开展的促销活动的促进下,消费者入店购车的人数会进一步提升。
2月购买分指数为77.6,高于上月,预期3月的汽车购买情况会持续向好。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称,今年年初,疫情的影响进一步淡化,汽车市场逐渐恢复了正常走势,前期疫情抑制的购车需求在今年逐步得到释放。随着宏观经济整体向好发展,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持续稳定恢复,促进了汽车市场活跃度的提升。进入3月,随着气温的回升,汽车销售市场也步入销售旺季,各种促销政策频出,将促进汽车销量稳步提升。此外,3月也是第一季度的收尾,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目标会开展促销冲量活动,加之3月有效销售时间多于2月等原因,综合来看3月汽车销量将持续增长。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