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聚焦】全国政协委员齐向东:优化营商环境 提振骨干民营科创企业信心

发表时间:2023-03-04 10:5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骨干民营科创企业一般成立时间较长,拥有一定的技术、市场和人才优势,是细分领域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吸纳大学生就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带来了一份《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振骨干民营科创企业信心的建议》,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放宽融资监管限制、限制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低价中标、规定按市场人工价采购企业服务,提振骨干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信心。
  齐向东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骨干民营科创企业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仍然面临很多事关发展的深层次营商环境问题,包括融资难、市场难、服务难等。
  对此,齐向东建议,证监会放宽上市企业融资监管限制,为创新“开闸引流”。目前,根据我国相关监管要求,上市企业再融资需要遵守“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募投资金不得超过30%的规定”,即募资金额只有30%能够用于研发人员的人力成本支出,极大限制了上市企业的创新能力增长。因此,建议合理放宽对上市企业募集资金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限制,打破上市企业的发展创新瓶颈。
  齐向东建议,科技部、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采购中心出台措施限制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低价中标,规定科技项目招投标价格不能低于成本价。目前在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中,“最低价者中标几率最大”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建议出台明确规定,将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低于成本价的、恶意低价竞标的视为无效,为高质量、创新型产品进入市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释放科创企业创新活力。
  目前,政企机构在采购科技服务时,涉及的人力价格普遍还是按照政府事业单位或国资企业非技术人员的工资成本来核算的,这和当下市场上技术人员的价格不符,企业很难高质量完成服务工作。齐向东建议,财政部以及各地财政厅进一步明确采购细则,规定政府在购买科技服务的时候,人工的价格要按照科技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行业标准来衡量,根据市场价格来报价。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