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广西5个项目成功入选,成绩斐然,是历年之最,表明广西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获得国家级相关试点示范增至41个。
工厂类试点示范方面。“5G全连接工厂赋能智慧港口应用项目”入选5G全连接工厂试点。项目采用专网+核心平台+应用场景(1+1+N)的模式,实现产业联动效应,其中重点打造港机远控、智能理货和无人水平运输等三大应用场景,快速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和提高运营生产的安全、可靠性,降低改造建设成本,助力港口行业实现智慧化升级。项目每年大约可节省42万人工成本。该项目是广西首个内河港口应用项目,同时也是广西移动合作企业的标杆项目,为广西5G+智慧港口的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区工业企业推进5G+项目建设,向工业智能化发展。
园区类试点示范方面。“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互联网产业聚集园区”项目入选工业互联网产业聚集园区试点示范;“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产业集群试点示范项目”入选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产业集群试点示范。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互联网+”助力园区实现服务方式、运营模式、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园区企业市场竞争力,夯实园区在汽车产业链上的比较优势,打造园区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项目建设,园区众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极大的保证和促进了园区的经济发展运行。园区工业产值及新增规上企业连续四年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工业产值增长比例14.69%;新增规上企业28家。园区近三年通过省市二级认定的智能化工厂与数字化车间总计50余家,先后获得多项工业互联网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项目建设起到了柳州、广西的标杆作用,为其他工业园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借鉴。
平台类试点示范方面。“玉柴发动机数字化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质量管理试点示范”入选工业互联网平台+质量管理试点示范;“装备制造行业供应链协同云平台”入选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试点示范。
其中,“玉柴发动机数字化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质量管理试点示范”项目以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MES企业制造执行系统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为中心,工艺规划及设计、生产与质检、运营全流程实现数字化管理。各个阶段的生产全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数据存入核心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存储的大数据制造模式。截至2021年,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发动机的一次试机合格率提升至99.21%;运营成本(以国六加工线为例)降幅31.5%;R0降幅达70.2%。该项目对发动机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起到引领和样板作用,对推进智能制造在离散制造行业应用,促进智能制造与大数据融合起到极大示范作用。
“装备制造行业供应链协同云平台”项目通过不断完善机械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数据采集覆盖全生产链,业务流程持续优化,为以柳工等装备制造行业、离散制造企业提供全面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供应链协同云平台后,实现了与近1000家供应商的实时协同,年采购金额近150亿元,采购成本下降2%,供应商开票准确性99%。此系统也在柳工一级供应商广西中源机械有限公司、广西威翔机械有限公司得到了推广应用,实现了工程机械产业链全面协同,产业链效率大幅提升,为数字广西的工业大数据建立数据基础。
目前广西工业已经积累了一定规模总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空间广阔,未来可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加强试点示范项目的推广宣传,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大力推动广西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广西工信厅)
编辑:李芊诺
责编:马永和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