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头羊,更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所以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做的一件事情。”课题总指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在论坛上表示。他谈道,总体而言,专精特新企业仍然还是中小企业,在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资金这些关键要素方面,还面临着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重点在于能够进一步促进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强创新合作。
据介绍,专精特新企业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征于一身,是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强调,专精特新企业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未来需要政府、协会和行业领军企业等形成合力,从金融、税收、社保、人才等多个方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报告指出,行业领军企业作为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占据核心地位,通常为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的大客户,具备较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能在一定程度发挥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联想集团副总裁王忠从企业自身经验出发,介绍了行业领军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联动的心得体会:“在过去二十多年的过程中,联想集团用了三年时间调研和走访了一千多家中小企业。我们发现,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存在的困难区分别是:投资不足、对数字化转型认知不清,不明确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同时,对未来带来的发展和经营改善的没有信心。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的方案是要打造一个一站式的数字服务的平台,叫联想百应。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以及我们过去自身成长过程中积累的能力和经验,整合公司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全生命周期赋能陪伴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对于行业领军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的合作,课题组成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李锋介绍说,平台型行业领军企业,主要通过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具、平台服务、赋能销售和流通环节等,助力其实现数智化转型;而生态型行业领军企业则侧重于产业生态赋能,其赋能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于研发、制造等环节。
“在公司快速发展这么多年中,联想一直陪伴我们成长,给予我们很大的赋能。”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立讯精密副总经理黄威表示,与领军企业的合作能够实现技术体系的重大突破,加速技术到商业转化的步伐。建议未来要针对全产业链、全场景,对“卡脖子”技术做深度拆解,提升政策的精准性。
据悉,2023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力争到今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
编辑:汪黄任
责编:李芊诺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