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2023年全体会议召开

发表时间:2023-02-17 17:37
分享到:

  215日,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2023年全体会议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对做好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作出批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永超作了题为《全力打好收官战加快新型工业化奋力开创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南宁、柳州、桂林、钦州、玉林市和梧州、百色特派员工作队有关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广西全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做到“稳、早、实、紧、效”,奋力打好稳工业保运行攻坚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交出了一份担当实干、奋发有为的满意答卷。一是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实现争先进位,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19位、比上年前进2位;工业投资增长30%、比全国高19.7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6位。七成以上的规上企业产值保持正增长。稳工业保运行攻坚战指挥部高效运转,建立厅处级领导挂钩服务全部规上企业、先导性指标监测和主要指标旬监测旬调度月通报机制,组织召开11次调度会,统筹力量围绕企业排产计划加强要素保障,全体工业特派员帮助解决企业各类问题5851个。精准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逐季出台稳工业增长政策共80条,加强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二是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确立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机制,推进一批投资大、产值高和带动力强的项目,南宁市比亚迪动力电池、柳州市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等10大工业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2022年,全区推进“双百双新”项目483个、开工128个、竣工68个,实施“千企技改”项目1210个、开工399个、竣工458个。加强工业精准招商,出台《关于支持重点工业企业扩大投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厅市联合招商模式,引进了青山(赛克瑞浦)动力电池项目等“四类500强”龙头企业89家。加强项目用地、用林、用能和资金等要素保障,2022年全区金融机构向工业企业投放“桂惠贷”1332.94亿元,同比增长47.36%,占“桂惠贷”总金额的四成。重大项目建设逐步进入收获期,成为工业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三是工业市场主体快速壮大。实施强龙头壮产业行动,出台《强龙头壮产业行动方案》,支持企业增产增效、提升创新能力、加快补链强链,新增百亿企业5家、龙头企业82家。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提升行动,制定实施“1+3”支持政策体系,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建立企业上规入统培育库,加强临退库企业监测帮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73家,连续3年实现新增超千家,在库企业突破9000家。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加强融资担保、用工奖补、市场对接等服务,新增工业企业市场主体1.3万家,工业企业实现数量快速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四是园区平台建设提速升级。深入推进重点园区建设“115”工程,建立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库,实施“一园一清单”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优化资金重点使用方向,发行300亿元园区专项债券,支持97个园区推进建设176个项目,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项目482个,有效支撑南宁东部产业新城、梧州临港经济区、钦州石化产业园区等落地建设重大项目。实施重点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千亿、五百亿、百亿园区分别新增1个、1个、3个。加快高水平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新增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47家,推进第一批自治区技术创新项目(自筹类)75项。五是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1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30%,基本建成“新材料—动力电池—整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7.4万辆、67.3万辆,占全国比重分别达9.5%9.8%。优势产业链有效延伸,铜箔、铝箔、化工新材料等新产品实现量产,不锈钢、电解铜产量跃居国内前3位,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有效提升本地关键零部件配套,上汽通用五菱有限公司自主产权EPS控制器实现国产化、本地化生产,南南铝加工公司铝合金板带气垫炉、玉柴公司商用车燃氢发动机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南宁市邕宁区铝精深加工、柳州市鱼峰区小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贵港市覃塘区绿色家居等4个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南宁蛋黄酥、柳州螺蛳粉等特色产品成为全国畅销的网红产品,河池市、北海市合浦县获评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实现我区零的突破。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档加速,建成运营国内首个面向东盟部署的F根镜像节点和国家域名顶级节点、星火·链网(柳州)超级节点,编制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打造了188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应用场景,新培育智能工厂70家、数字化车间70家,建成自治区级绿色工厂33个、绿色园区5个,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六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创新实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重点物资运输通行证制度,争取16家重点企业列入工信部“白名单”,建立自治区重点企业及其产业链协同关键企业“白名单”160家,累计发放全国互认通行证7702张,安排资金支持受疫情影响的重点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指导百色、北海、钦州等市积极应对疫情冲击,钦州创新模式夯实工业发展根基、北海推行“三色管理”打好保通保畅“攻坚战”两项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大督查激励表扬。牵头做好医疗物资保障组各项工作,累计调拨医疗物资1.21亿件套,出台5条政策措施鼓励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稳产扩产,积极争取工信部和兄弟省份支持,建立药品精准投放平台,有力保障了群众医疗物资需求,为广西全区实现平稳有序转段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起步之年,是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突出做好稳增长工作,大力实施工业强桂战略,打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收官战,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建设西部制造强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要求,做好2023年工作要以打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收官战为牵引,对标对表三年行动的目标任务填平补齐、多作贡献,锚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两大目标,咬住工业补短板、锻长板不放松,以“图”(产业布局全景图)为引领,以“链”(18条关键产业链)为核心,以“三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紧抓企业、项目、链条、集群四个发力点,坚持“培新、育强、扶创、保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大盘。坚决扛起推动工业稳增长的政治责任,推动工业经济整体恢复较快增长态势。强化工业运行监测调度,稳住重点行业增长,促进重点企业增产增效,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二是坚持以重大工程为关键抓手,促进工业投资提质扩量。聚焦聚力工业项目建设,以项目的快建成、快投产促进工业稳增长。突出抓好一批标志性工程,加快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启动南南铝加工价值链提升工程、玉柴规模倍增工程。开展好制造业项目建设年行动,持续抓好“双百双新”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千企技改”工程,加强项目谋划和精准招商,加强项目进度节点管理。三是坚持完善梯度培育工作体系,不断做大做强优质企业。构建梯度培育格局,促进各类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深入推进强龙头壮产业行动,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三个一”工程,打造10个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100家以上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新增1000家以上上规入统工业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四是坚持补短板强功能增效益,提升做实园区“115”工程。加快完善园区功能,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产业承载力。优化专项债券资金安排,集中力量支持重点园区、特色园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工业项目落地建设。实施重点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突出26个千亿、五百亿重点培育园区,推进“十有”园区建设。加强园区考核激励,以亩均效益为导向实施重点园区考核评价,突出园区制造业发展成效考核激励。五是坚持以产业全景图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全景图为引领深入推进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完善自治区领导领衔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工作机制,实施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行动,实施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专项行动,实施特色产业做实壮大行动,加强生产自动化、质量标准化和产品品牌化。六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一体推进工业强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锻造工业振兴长板,突破科技创新短板。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升级,推进“十百千万”工程,打造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行业示范平台、建设10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应用场景、开展1000个数字化转型试点,推动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用数赋智。强化工业科技创新,加强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加快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建设绿色工厂20家、绿色园区3个。积极培育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七是坚持扩大开放合作,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承接国内制造业有序转移,支持各地建设一批特色园区。持续推进“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加强工业面向RCEP成员国开放合作,建设一批沿边临港和跨境合作产业园区。建立高水平产业开放合作机制,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省份工信部门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八是坚持加强要素保障,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深入开展降本增效行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好“桂惠贷”政策。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做好用林、用能、环评等保障。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区内制造业企业就业,支持厅属学校高质量发展,支持学校与龙头企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工匠人才。优化工业特派员服务,持续擦亮广西工业特派员这张全国首创名片。九是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持续做好防疫物资保供,保障企业有序生产。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白名单”制度。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行业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厅领导、驻厅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厅各处室(局)主要负责同志,厅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分管领导、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队驻各市工作队队长,部分金融机构、高校、企业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队驻各市工作队及各县(市、区)分队,各市、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领导及科(股)室负责人,重点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金融机构、重点企业等单位负责人等在各分会场以视频方式参加会议。(广西工信厅 综合处)


编辑:李芊诺

责编:马永和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