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改革攻“芯” 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安芯”发展

发表时间:2023-02-15 17:22
分享到:

  长期以来,广西没有汽车芯片生产企业,本地车企所需芯片全部依赖进口和从区外购进,芯片短缺情况较为突出,严重影响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稳定、安全发展。近年来,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缺芯”难点堵点问题,广西深化改革攻坚,积极实施国产芯片替代行动,推动关键控制器零件芯片国产化取得突破,有效缓解了“缺芯”问题,新能源汽车“安芯”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政策赋能,支持企业自主“造芯”,EPS控制器实现了本地化量产重大突破

  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广西汽车芯片发展专项工作组,出台《做大做强上汽通用五菱龙头企业形成柳州汽车全产业链工作方案》、《支持广西汽车产业芯片供应链稳定畅通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支持建设芯片、传感器、连接器等产品生产基地,承接国外产业链和技术转移,减少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统筹安排财政资金2500万元,支持上汽通用五菱“基于E50产品的芯片国产化替代及兼容性扩展应用项目”、东风柳汽“汽车集成电路(芯片)国产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等芯片国产化项目,支持企业联合开发自主可控的EPS控制器芯片,并对发动机控制模块等零件芯片进行兼容性扩展,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20225月,广西首个自主产权EPS控制器在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线,EPS控制器实现了本地化量产。EPS控制器量产后,逐步形成月产12万台套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区内企业生产需求。

  合作创新,千方百计保障“供芯”,探索形成广西新能源汽车全链条研发机制

  统筹安排自治区财政资金2000万元,支持企业抢订抢购芯片,缓解芯片价格高涨导致的生产成本压力,保障生产物料供应。积极对接博世、恩智浦、英飞凌、瑞萨、意法等芯片生产企业,实施战略合作,整合芯片种类,优先保障芯片供应。支持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攻关,加快推进国产化芯片替代和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EP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控制稳定系统(ESC)、安全气囊控制模块(SDM)等核心控制器自主研发。推动由上汽通用五菱牵头,与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汽车研究院、国家汽车质量检验中心(广西)等3家单位共同建设“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联合国内多个知名高校、龙头企业参与,构建“1+3+N”研发机制,打造创新策源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高地、科技创新飞地,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重点,实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全链条研发。  

  精准服务,实现新能源汽车“安芯”,芯片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成果

  工信部门创新“向下+横向+向上”精准服务模式,推动国产化芯片替代车型“安芯”出厂。下沉企业,紧密跟进汽车生产企业芯片国产化工作进展,指导企业完成车型的选型、标定、测试等工作。横向协调,提前介入广西配置国产化芯片车型鉴定申报工作。向上对接,主动争取国家支持广西车企配置国产化芯片车型进入国家汽车公告目录。2022年,广西共65款国产化芯片替代车型纳入国家汽车公告目录,公告VIN码数量达633个。推动EPSABSESCSDM等控制器实现自主研发生产。近三分之一共300多个汽车芯片种类获得国产化替代和开发验证,覆盖车灯控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多功能继电器控制模块、显示屏控制模块、泊车雷达控制模块等26种控制器,国产化控制器芯片装车应用累计接近2200万颗,贡献产能60多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关键芯片满足率已由2022年初的60%提升至90%以上。

  精准招商,加快新能源汽车“稳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稳定更安全

  组成专业招商团队,围绕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周边配套产业链、供应链强化政企联动,实施精准招商。陆续引进国家芯片联盟、北京核芯达芯片设计公司等芯片生产企业,以及青山瑞浦、国轩电池、双林电机等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生产企业,带动近370家产业链企业上规发展,初步形成汽车芯片—新能源材料—三电及核心零部件—整车—汽车市场完整稳定产业链。目前,新引进项目陆续落地开工和竣工投产,生产“卡脖子”问题逐步解决,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广西工信厅 广西改革)


编辑:李芊诺

责编:马永和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