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科技装备支撑

发表时间:2023-02-14 16:50
分享到:
  新华社2月13日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真刀真枪地干,需要真金白银地投,要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从投入、人才、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强调部署。他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找差距、补短板、扬优势,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其中,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提高单产,逐个品种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就业,着力用发展的办法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同时,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帮助脱贫地区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产业发展短板

  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来增动力、添活力。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两个驱动”:一个是科技创新驱动,一个是制度创新驱动但是,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要注重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做好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衔接,重心不变、主题不换、频道不调,保持工作连续性。一是强调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三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

  实际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必须高度重视,要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对此,2023年一号文件作出了部署安排,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稳定就业增加一块。二是经营增效提升一块。三是财产收入挖潜一块。四是转移收入拓展一块。同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也就是“两个多”,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重点是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在纵向上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在横向上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四是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格局,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另一方面,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指引,既充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但对下乡的社会资本在引入、使用、退出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目的就是最后要让农民最大限度受益,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