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就业,着力用发展的办法,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同时,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帮助脱贫地区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产业发展“短板”。
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来增动力、添活力。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两个驱动”:一个是科技创新驱动,一个是制度创新驱动。但是,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要注重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做好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衔接,重心不变、主题不换、频道不调,保持工作连续性。一是强调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三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
实际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必须高度重视,要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对此,2023年一号文件作出了部署安排,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稳定就业增加一块。二是经营增效提升一块。三是财产收入挖潜一块。四是转移收入拓展一块。同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也就是“两个多”,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重点是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在纵向上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在横向上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四是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格局,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另一方面,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指引,既充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但对下乡的社会资本在引入、使用、退出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目的就是最后要让农民最大限度受益,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