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在港南区委、区政府及港南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党委关于人才工作部署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港南区实际,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兴市”“人才兴区”战略,着力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不断创新人才工作。
重点大力引进高技术团队服务企业
在企业自主对接科研院所的同时,港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同时积极对接引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学院、广西农科院、北部湾大学、广西科技大学、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4研究所等博士、教授团队多批次到港南区深入企业交流,征集企业技术难题,组织科研团队攻关克难。2022年内,贵港市恒久木业有限公司、贵港汉邦木业有限公司分别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成功进行产学研合作签约。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引进和培育各类科技人才
深化拓展创新创业陪跑计划,聚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实行“妈妈式”和“陪伴式”支持服务。实施“人才+团队+项目”及“候鸟型专家”引才模式。遴选符合产业发展规划、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高层次人才项目,探索实施项目“揭榜挂帅”模式。2022年内组织推荐307地质队何跃文等人参加2022年广西、贵港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推荐贵港捷盛机械有限公司的张家铭博士申报贵港市高层次人才获批。全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2人,全部都是硕士研究生。新增广西壮族自治区入库备案首席技术官9名(广西目前共有33名)。
推动“人才+产业+项目+金融+服务”发展相融合
围绕“五大战略”“五大振兴”和产业发展需求,在绿色家居和高端板材、羽绒、电子、食品加工、绿色生猪养殖、稻虾养殖等产业推进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打造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成功引进了商业航母企业义乌小商品城和木材加工龙头企业茂盛木业、思美木业和邦盛世等,引进企业的同时也把他们先进的经营管理团队和经营理念带进来。加强与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对接,贯彻实施“揭榜挂帅”机制,积极推荐扬翔公司,汉邦木业、恒久木业、荣创木业、霖达羽绒等5个企业申报《贵港市五个千亿产业揭榜制技术攻关类科技项目》,其中霖达羽绒、恒久木业、新食记食品有限公司的项目入围贵港市第一批五个千亿产业揭榜制科技项目榜单。贵港汉邦木业有限公司(牵头单位)申请了贵港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会商重点科技项目《功能化实木复合地板基材绿色低碳制造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争取到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90万元。广西贵港秀博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广西港南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辐射能力建设》获得科技厅400万元专项资金。贵港市荣创木业有限公司联合广西民族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申报市级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桉木单板智能分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市财政8万元专项资金。羽绒业从全国先进地区聘请高级管理人才为港南区羽绒产业发展顾问,有力推动了港南区的相关产业提档升级。
聚焦人才平台建设
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布局一批研发平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地。支持企业设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星创天地、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指导企业组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2年,新增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港市中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百年巧匠众创空间等8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贵港市佳礼木业有限公司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目前,全区拥有广西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6家,市级创新平台41家。
建立本系统本行业领域人才信息库,不断壮大人才总量
一是建立完善了本行业企业人才信息库:到2022年底,港南区规上工业企业340家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共在库366人;二是2022年港南区乡村科技特派员共选派56名,其中自治区9名,贵港市12名,港南区32名,注册登记型3名;三是积极组织推荐港南区各级各类人才18人入库贵港市科技专家库;四是建立企业首席技术官(CTO)备案制度,目前港南区企业首席技术官(CTO)备案人数达28人。(杨巧)
编辑:李芊诺
责编:马永和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