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桂林市通过实施倍增计划、健全服务体系等举措,引领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技术和产品,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道路,让有潜力、有前景、有亮点的中小微企业脱颖而出,保障中小企业市场主体稳定,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桂林市42家企业获评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广西全区总数的19%,排全区第2;7家企业获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广西全区总数的31.8%,排全区第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列入国家重点资金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广西全区总数的44.4%,排全区第1。
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
建立由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同构成的桂林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和梯级培育机制。力争2022年至2023年底,桂林市各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一番,2022年至2024年底,现有各级“专精特新”企业产值总量翻一番。
完善市本级培育政策
制定出台《桂林市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配套政策,从培育体系、财税、信贷、融资、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人才智力支持、开拓市场、精准对接服务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依托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特色小微企业示范园等服务载体,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和培育力度。同时,探索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户一档”、“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
创新“专精特新”企业要素保障机制
优先保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电、用气、用能需求。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金融优惠政策的比例、额度,推动每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一家金融机构,提升金企对接的便捷性、精准度和成功率;由市金融办牵头成立“上市办”,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上市筹备期间的总协调服务,优选优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重点对接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和新三板。
推动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立足桂林市生态食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推动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广西首次创新开展桂林市人才链、产业链“双链融合”行动,重点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通过实施培养“卓越工程师”、引进“高端人才”、评选人才链产业链“双链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培育“工业专才”干部等四大工程,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助力桂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桂林市委改革办、桂林工信局)
编辑:李芊诺
责编:马永和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