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紧紧围绕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主线工作,做好民营企业的服务工作,在金融扶持政策、科技创新补助政策、产业转型升级、政企服务机制等方面发力,持续推动河池市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围绕“一条主线”坚定发展信心,发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作用。聚焦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出台《河池市茧丝绸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一系列激活市场主体、科技创新补助等政策措施,进一步为民营经济发展“松绑、清障、助推”。推进促经济发展措施落实落细,为企业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6.22亿元;为企业直接降低用电成本1.098亿元,降低企业水气等成本0.028亿元,惠及企业14.5229万个,不断减轻企业生存压力;出台“桂惠贷”等融资方式,累积投放145.2亿元、惠及8076户市场主体,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64亿元;给予企业由资本市场融资顾问团提供的相应针对性指导服务,组织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广西澳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申报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拟上市企业资源库并成功入选重点拟上市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同时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共获得奖补资金1200余万元,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工作,建设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机制,2022年以来,全市科技型企业106家,其中2家企业通过广西瞪羚企业认定。
提出“两个重点”,引领企业爆发新动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支持河池市创建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为契机,围绕培育“2+5+N”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企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创建金属新材料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试验区,争创全国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推进广西地理标志品牌化建设,全市新增19个产品通过深圳标准促进会“圳品”认证网上初审程序,截至目前,全市“圳品”认证农产品累计达34个,获认定为广西供深、供港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累计达25个。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同时,重点抓好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工作,完善好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培育体系,多次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参加广西统一战线视频学院系列讲座,不断加强“国情、世情、区情、市情”教育。
搭建“三个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搭建起银企对接平台,发挥好企业服务员、政策宣传员、项目施工员的作用,选派出65名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面对面、点对点交流,及时反馈解决企业诉求,组织15次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对接服务企业773家,反馈融资需求190.48亿元,现场签约81.26亿元;搭建法律维护平台,建立健全“统战部+”部门合作机制,实施法治民企培育工程。与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开展“万所联万会”等活动,为企业解答法律问题223个,帮助审查68份合同,与检法司税联动机制达到全市全覆盖;搭建政企交流互动平台,开展民营经济领域“亲清大走访·问计促发展”行动,形成行动“四个清单”,力求民营企业反馈的问题在企业基层现场问、现场答、现场解。积极实施“一把手”带头招商工程,牵头组织实施“2022年河池‘湾企入河’(深圳)精准招商推介会”“2022年‘民企入河’杭州推介活动”,河池市金城江、宜州等7个县(区)分别与丝绸之路控股集团等民营企业达成合作并签约,总投资27.13亿元,助力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张龚华 潘冬梅 李小琼 蒋忠)
编辑:李芊诺
责编:马永和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