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2022年以来,国际能源供需形势严峻复杂,能源供应持续紧张、价格大幅波动,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能源供应必然受到国际能源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的影响,保供难度和压力明显增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推动保暖保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国能源供应有保障,价格平稳。一是能源增产增供取得明显成效。二是能源储备和顶峰保供能力显著增强。三是民生用能保供稳价有力有效。四是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得到较好保障。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2022年,国家能源局坚持优化调整煤炭结构,积极发展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煤炭供给弹性显著增强,全年日均产量保持在合理水平。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全年煤电投产超3000万千瓦、开工超5000万千瓦,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历史高位。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油气产量超额完成“七年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200亿立方米、连续6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近年来,我国超前谋划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得益于我国制度优势,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决守住民生用能底线;得益于立足国情实际,一方面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发挥好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目前,离供暖季结束还有两个多月,春节期间仍有冷空气过程,后期的能源保供任务仍然繁重,必须慎终如始做好保供各项工作。一是持续抓好能源增产增供。指导地方和企业组织好节日期间煤炭生产,确保供应平稳。大力提升电力生产供应能力。保持国内油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二是着力提高能源顶峰能力。健全煤炭、天然气、电力多能互补的综合应急调度机制。提升火电机组出力水平,优化水电调度,推动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多发满发。重点做好顶峰发电预案,落实好顶峰发电用气用煤资源。三是保障好重点地区能源供应。密切监测重点地区供暖企业库存,强化铁路运力保障,及时开展跨省区电力调度,确保春节等重点时段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四是加强进口资源组织。稳定进口天然气供应,统筹运用地下储气库、LNG储气罐等资源,确保进口气出现波动时民生用气不受影响。稳定煤炭进口,有效补充国内供应。五是坚决守好民生用能底线。完善电力负荷管理预案和天然气压非保民预案,指导地方加强政企联动,紧急情况下有序启动实施;加强保暖保供个案监测和快速协调处置,确保民生用电用气不出问题。
能源价格稳定事关民生,事关经济平稳运行,社会都广泛关注。2022年,国际能源供需形势复杂严峻,价格大幅上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在同样面对国际市场冲击,同样面对极端天气考验的情况下,依靠制度优势和保供稳价组合拳,实现了能源价格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连维良认为,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也是进口大国,在严峻外部环境下,实现能源保供稳价,特别是稳价,十分不易。目前,能源中长期合同已经成为能源保供稳价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实现保供稳价的重要制度创新,做好能源保供工作要更好地发挥能源中长期合同作用,对于中长期合同没有签约或者签约不足的问题,2023年将加大力度推动解决,做到“应签尽签、违约必究”。
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2022年入冬以来,我国气候呈现两个比较突出的特征:一是从气温来看,全国气温总体接近常年略偏低0.3度,但是气温冷暖起伏比较大。二是总体降水偏少,根据统计入冬以来,全国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近40%。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认为,对能源供应的影响主要是冷空气活动会带来低温雨雪天气,从供需两个方面对能源保供造成影响。一方面是冷空气活动带来的低温降温会导致居民对供暖的需求增加。一方面是雨雪天气会导致供电设施以及供电原材料,比如电煤运输等,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从供需两方面来讲确实有一些压力,全国能源管理部门和气象部门保持着密切沟通协作,及时应对,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连维良强调,冷空气过程一方面将提升采暖用能需求,另一方面如果出现雨雪冰冻天气,会影响到煤炭的生产和运输,影响到电力输送。但是根据往年的经验,春节前后能源总需求将有所下降,满足因降温增加的采暖需求有可靠的资源保障。即使极端情况下,出现超预期的居民用能需要,可以启动压非保民预案,确保民生用能不受影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入冬以来的历次寒潮天气均得到了较好应对,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有序。面对新一轮冷空气即将来袭,重点是做到四个“保”:保正常生产、保正常运输、保顶峰出力、保个案快速处置。一是保正常生产。针对雨雪可能导致的停产减产,指导能源企业提前制定预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争取产量不减或少减。二是保正常运输。主要是指导北方地区的发电供热企业、港口做好冻煤卸车工作,确保煤炭运输大通道和关键枢纽畅通。三是保顶峰出力。加强统筹调度,增加高峰期的顶峰资源供应,确保极端降温情况下的增量民生用能需求。四是保个案快速解决。加强对个案问题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个不放过,及时协调解决个案问题。
章建华表示,入冬以来,我国能源供应经受住多轮寒潮天气的考验,12月以来煤炭产量保持稳定,电煤库存保持在1.75亿吨左右;全国用电负荷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最高达到11.59亿千瓦,发电量同比增长5.8%;入冬以来天然气日供应量超过12亿方的天数达到38天,地下储气库1.7亿方/日以上顶峰采气连续20天。新时代的十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2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在1.2亿千瓦以上,累计装机将超过7亿千瓦,带动了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2亿千瓦,风电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在能源保供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一是风电光伏已成为我国新增装机的主体。据统计,2022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8%;二是风电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新增发电量的主体。2022年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55%以上。三是风电光伏发电保供作用越来越明显。根据电网公司调度数据,2022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出力约占平均用电负荷的15%左右,最高可达40%。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江苏、山东、浙江等光伏发电装机大省午间用电高峰期间,光伏平均出力系数达到0.5,有力支撑了能源安全供应。“新一轮雨雪天气将带来大幅降温,全国煤炭、电力和天然气消费均在尖峰水平上有所回落,供需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章建华说。(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