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秀丽认为,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态势:一是我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钢材需求有望恢复。二是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国际市场环境更趋复杂。三是资源能源环境制约持续,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四是企业间分化明显,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五是努力适应新形势,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在强预期、弱现实的市场环境下,我国钢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快结构调整,加强改革创新;大力推进降本增效,有效防范风险;坚持节能降耗,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行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国家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和接续措施,有效稳定了经济、缓解了企业困难,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需求明显减弱,钢铁产量同比下降。2022年1月—11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9.35亿吨,同比下降1.4%;生铁产量为7.95亿吨,同比下降0.4%;钢材产量为12.26亿吨,同比下降0.7%。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旬报统计,2022年12月份粗钢日产量仍呈环比下降态势,预计2022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1亿吨~10.2亿吨,同比下降2%左右。国际市场方面,全球钢铁产量同比下降,我国粗钢产量占比有所提高。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全球粗钢产量为16.91亿吨,同比下降3.7%;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55.29%,同比上涨1.31个百分点。
二是钢材出口保持平稳,进口明显下降。2022年1月—11月份,我国出口钢材6195万吨,同比增长0.4%:进口钢材987万吨,同比下降25.6%,预计全年出口钢材6800万吨左右,同比略有增长。“钢材出口略有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相对偏高,我国钢材在国际市场上仍有竞争力。”屈秀丽解释说。
三是钢材价格小幅波动,总体水平低于2021年。2022年1月—4月份,我国钢材价格逐月上涨,2022年5月份以后逐月回落,到2022年7月份达到最低水平,其后开始小幅波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均值为122.78点,同比下降13.55%。国际市场方面,2022年,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同比下降9.45%,其中长材上涨9.25%,板材下降16.93%。总体来看,国际市场钢材价格降幅小于国内市场钢材价格降幅。
四是经济效益大幅下降,资产债务结构优化。2022年,受产量及价格下降、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以及2021年基数偏高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2022年前11个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销售收入降幅大于销售成本降幅,销售利润率也有所下降。不过,钢铁企业存货、产成品占用资金也有所下降,应收账款小幅增长,债务结构有所优化。(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