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建堂:2023年我国经济会实现5%甚至更高的增长

发表时间:2023-01-04 19:16
分享到:
  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大超预期挑战以及国际政治经济风云激荡,我国面临的环境非常严峻。2022年12月28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在“202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尽管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挑战,但是我国国民经济一定会走出谷底,而且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他说,在看到曙光的同时,也要看到困难和挑战,还要有忧患意识。
  马建堂认为,党的二十大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及防疫政策调整转段以来,发展信心、市场预期在慢慢恢复,但是这个修复需要一个过程。2022年,面临着三重压力、三重冲击,我国经济能保持3%左右的增速很不容易。目前,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但前行中仍有隐患,比如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回落,物价维持高位;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然存在,尤其是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当前和今后经济增长的最突出矛盾等,党中央国务院稳中求进,继续采取“六稳六保”的应对举措,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很强的韧性。
  2022年12月28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未来五年有几个影响我国经济增速的关键性因素值得关注。一是从供给端看,经济增长如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进入到高质量阶段,必须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依靠生产力提高,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维持经济合理增速。二是从需求端看,人口老龄化将对潜在增长率带来很大影响。2023年很可能是一个人口峰值,意味着需求侧会逐步进入新常态,对我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带来影响。三是外部环境,中美博弈和科技脱钩。今后五年将是中美博弈战略性布局的关键期,科技脱钩将是一个趋势性变化,会不会向其他领域延伸对我国经济来说可能是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
  马建堂认为,2023年,尽管我国经济一季度仍在恢复过程中,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挑战,但是2023年国民经济一定会从谷底走出,一定会实现5%甚至更高的增长。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措施的落地,随着保健康、防重症防疫政策调整转段,随着继续实施更加积极有力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又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及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等政策打包系统落地,我国经济一定会企稳向好,一定会从困难中走出来,2023年国民经济实现5%甚至以上略高一些的增长,对此应该充满信心。(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