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通过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单位中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等220家单位近五年申请的专利数据进行了全方位分析,从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等多个角度对我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能力进行了公正、科学的评价,旨在促进我国钢铁企业在专利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1年期间我国钢铁企业申请的专利申请量总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同时最能反映科研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占比和反应专利技术含量的专利价值度两个指标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发明专利占比从2017年的46.56%提高到2021年的56.53%,平均专利价值度从2017年的69.02分提高到2021年的71.29分。
专利创新最强钢铁企业与专利创新较强钢铁企业一共69家,数量有所增长。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得分差距大,还有41家钢铁企业是0专利。宝钢连续5年位居第一,首钢、鞍钢、马钢和攀钢评分在80—90分之间。中冶集团(上海宝冶)、山东钢铁集团、中冶集团(中冶南方)、中冶集团(中冶赛迪)、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包钢、中冶集团(中冶京诚)、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河钢集团(唐钢)、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得分在70-80分之间。
在“2022全球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中,对43家全球主要钢铁企业集团专利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最终公布了入选的前30名企业名单。中国有14家钢铁企业(含中国台湾中钢集团)入选,日本制铁位列第一,中国宝武位列第二。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从2018年开始,连续第5年发布“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来自经济参考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发展改革报、中国工业报、中华建筑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浪财经、财新传媒、世界金属导报等媒体记者现场和线上参加了发布会。在现场提问环节,与会领导与来自中国日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华建筑报、中国工业报的记者就钢铁领域知识产权强国路径、政策影响以及钢铁企业品牌、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